第七七四章 汪孚林的高姿態[第1頁/共5頁]

“遊七受責的時候,我也在場。”

隻不過,本日徐爵過來稟告遊七那幾件事的時候,他放在嘴上的藉口是其藉著納外室為名和官員交代,但真正的忌諱卻隻在於――遊七竟然在暗中和王崇古張四維勾勾搭搭!

殷正茂緊繃的那張臉這才略微敗壞了一點。他微微遊移了半晌,這才沉聲說道:“我之前在南京戶部尚書任上的時候,因為徽州夏稅絲絹膠葛的事,奉送過遊七新式蘇綢二十段。”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對比汪孚林,他們這才叫做百無一用是墨客!

因而,他乾脆深深一揖到地,朗聲說道:“元輔,現在建言成風,但卻不是為了振法紀,糾朝風,而是一則為了邀名,二則為了升秩,三則為了掩過。以是大家趨之若鶩,以之為終南捷徑。更有甚者,隻求一朝名震天下,故而彈章隻求語不驚人死不休,越在高位者越是能引來他們的戰意。固然元輔曾經黜落過一批人,但民風大抵如此。那些沽名釣譽之輩乃至揪著我當年在廣東帶家眷的事情不放,這更是我決不能容忍之事。以是,還請元輔容我所請。”

固然張居正在隆慶年間曾經持續上過好幾主要求隆慶天子寬宥言官的奏疏,但那隻是為了給本身養望,自從他本身掌權以後,何嘗對科道言官心慈手軟過?如果不是他城府深沉,聽到汪孚林對大多數言官激揚筆墨,卻隻為邀名升秩掩過的中肯評價,早就擊節讚美了!

在現在這年初,賣直兩個字另有人會拿來諷刺一些雞蛋裡挑骨頭的科道言官,但和訕君兩個字連絡在一起,那可就不止是重了一星半點。如果是都察院和六科廊那些科道言官聽到這四個字,必然會氣得將汪孚林當作平生之敵,但是,對於曆經幾十年宦途的宰輔來講,對於這四個字的認同感那倒是非同普通的激烈。特彆是張居正也不曉得看到過多少這類彈劾高官乃至於天子以求名的狂徒,更是心中激賞。

看到汪孚林側身再次一揖,隨即就拉開門走了出去,張居正忍不住將自家幾個兒子,包含方纔進士落第為翰林院編修,性子最善應變的張嗣修拿來比較,終究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到底是年紀悄悄就經曆過很多事情的人,同齡人底子就冇法比。但這敢打敢拚也敢言的小子,卻直截了當撂下一句不齒與訕君賣直之輩為伍的宣言,就不肯留在都察院,也不曉得如果陳瓚曉得了,會是甚麼樣的反應。

就和汪孚林說的那樣,王崇古並不是潔淨得一塵不染之人,科道要找其把柄有的是,在兵部尚書位子上呆不了太久!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