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內心固然憐憫他,但局勢如此,廣寧、沙嶺數十萬百姓的性命擺在這裡,李元慶或許會為他默哀,卻毫不會為他擺脫。
到了這般程度,也由不得李元慶未幾考慮一條後路。
隨後,毛文龍率本部在義州城西,從正麵擊潰了阿敏和杜度鑲藍旗、鑲白旗聯軍的二十幾個牛錄,獲得首級近千。
李元慶這才認識過來,忙笑道:“大哥,我們領軍兵戈,想要走的更遠,但是很多認些字才行。偶然候找個先生,我們哥倆一塊學。”
魏良和張啟亮昨夜便曉得了這個動靜,早已經有了經心籌辦。
陳忠表情也是極其愉悅。
但因為張盤的死,對於此次報功,李元慶倒是非常正視,直接讓世人來到了他的大帳。
“拿上來。”
他的老臉上已經笑開了花,當年,被大糞氣味熏出的褶皺,在這一刻,仿似也刹時消逝不見。
他固然已經預感到了後金軍會退兵,但卻冇想到會這麼快,後金軍竟然冒雨退走。
這裡間隔城門另有一段間隔,身邊親兵不敢怠慢,趕快放下了竹筐子,把這幾個哨探拉了上來。
~~~~~~~
一舉一動間,已經連累著數萬生靈。
做完了這些,李元慶道:“大哥,兩位監軍大人那邊,你派人去告訴一下吧。現在事情還冇有肯定,先奉告他們這個意義,等明天肯定了,我們再商討報功之事。”
陳忠點了點頭,內心卻盤算了主張,他必必要親身給毛文龍寫一封信,將張盤的事情解釋清楚。
次日中午,天氣早已經放晴,暖和的陽光均勻的鋪灑在空中上,仿似也在宣示著,炎熱的夏天就要來了。
幾個哨探不由大喜,趕快跟著親兵歡天喜地的拜彆。
孫得功現在已經被毛文龍押往京師報功,毛文龍來信扣問李元慶、陳忠兩部西線的戰況,為下一步戰局做籌辦。
隻不過,不到最後一步,李元慶並不肯意走出這一步,但所謂‘先小人、後君子’,未雨綢繆,他卻不敢怠慢。
此時這功勞報上去,陳忠必然是簡在帝心啊,他又怎的敢惹陳忠?
一時候,複州城裡民氣鼓勵,喝彩聲震天。用時兩個多月的複州保衛戰,終是以明軍的大勝,後金軍的悲慼退走,落下了完美的序幕。
此時陰雨連綴,後金軍從陸路走,雖有戰馬幫手,但地盤泥濘,速率必然快不了,而李元慶這邊的信使,直接走南信口,由海路、快船前去義州,必定比皇太極這邊要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