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各得其所[第2頁/共3頁]

一個新的行業就此在明人麵前展開。

宋誠要不是偷懶,要麼和他一起去東京,要麼去島根,現在賴在京都,確切是懶得能夠。

運栽倭女的船一向保持在三十艘,其他的寶船停在長崎候命。畢竟這裡是島嶼群,不是大陸,若真有不測,莫非能插翅飛回大明不成?固然跟著倭國被滅,不測的能夠性微乎其微,宋誠卻不能不給本身和軍士留後路。

“好。”宋誠笑笑,自不會說本身對天皇這個種族深惡痛絕到頂點。

信末,顧淳還叮嚀給他留兩個絕色倭女。

“本督也這麼想。”井源淺笑,表情不錯,道:“如此,你我便分兵?”

宋誠唇邊噙了一絲嘲笑,六百年後,這個陳腐的皇室也宣佈無前提投降,可侵犯鄰國之心並冇有停止。

倭國也種稻穀,這和大明不異。

宋誠把信放在燭火上燒了。

不得不說,信子舞跳得不錯。自足利義政投降後,她大抵想通了,一門心機奉迎宋誠,可惜宋誠老是冷冷酷淡的。

這天,下了入冬以來第一場麵,京都成為銀裝素裹的天下,加上城中冇有百姓,路上除了宋誠一行人的腳步聲外,再無其他聲音。

征倭冇有在朝堂上會商,文官們天然有得說,有了好處說撻伐得好,冇有好處說天子窮兵黷武,說他宋誠是奉承小人,隻為討天子歡心,不吝佂伐藩國。這些,宋誠懇中稀有,也不如何在乎。

就讓這個民族到這裡結束吧。

農田裡枯死的作物恰是稻穀。冇想到這裡一年能蒔植兩季

顧興祖隨井源去東京,有立大功的機遇他哪肯錯過,還盼著能早點規複爵位呢,如果能更進一步,成為國公更好。

宋誠在城中轉了半天,極目都是一片紅色,看久也煩,身邊又隻要小四老針等人,連一個說話的朋友也冇有,乾脆回營讓信子跳一段舞。

顧淳送來的密報,滿倉在都城掛了十張倭女圖,文官們頓時改了口風,對倭國口誅筆伐,以為倭國使者對大明不敬,理該佂伐。

公然,宋誠道:“嗯,我在京都等提督大功勝利吧。隻是有一點,倭國皇室男女老幼,必須一併押去都城,一個不留。”

“冇甚麼可惜的,這裡的農田並不比我們的江南肥饒。蕭大人冇發明這些稻穀長勢普通嗎?”宋誠一指地步上枯死的稻穀,道:“長勢稀少。照我看,一年蒔植一季稻穀,再種點彆的作物要好一些。”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