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恐嚇[第1頁/共3頁]

晚間,房中。

皇上玩製衡玩的更高超了,可惜天妒英才,就剩下最後一口氣。

馬城翻看著於鳳君送來的家書,皇上急了,連著幾天給了好些犒賞,還被鎮靜後請進宮中安撫。給老父親嘉獎的聖旨也出了,一併嘉獎開原全軍將士,將家書細心收好,馬城揣摩著信王殿下也該長記性了,最起碼曉得甚麼人是皇上也不能動的,彆說您還隻是個監國王爺呢。時逢亂世,手中有兵的您就不要亂動了,亂動但是要出性命的。再展開開本來的家書,老父親言辭非常激烈,叮嚀馬城見好就收,不要和信王殿下鬨的太僵。

至於台灣總兵的人選,皇上則含混其辭成心忽視了。馬城再次暴露苦笑,這真是古往今來最心疼弟弟的皇兄,這個台灣總兵的職位擺瞭然是留給皇弟的,這是往台灣駐軍裡攙沙子,製止新君對台灣完整落空節製。這個台灣總兵的權力極大,不但是正印總兵另有調兵之權,因為台灣美滿是外洋之國,總兵的權力天然是極大的。

蒲月中,台灣。

萬曆朝到底出過多少名將,冇法計算,現在還是大明的頂梁柱。想到後代明史對神宗天子的爭光,馬城心中就知名火起,一個幾十年不上朝的昏君,能調教出李成梁,馬芳,鄧子龍這些不世名將麼,一個昏君能在朝鮮打贏倭寇麼,終萬曆一朝武功赫赫,要不是黨爭太醜惡的確就是完美的亂世。

幾封手劄送出去,天下震驚,任誰都曉得開原伯,遼東伯父子惱了,特彆讓民氣驚的是鐵嶺衛的全線撤退,擺瞭然是給皇太極收回信號,乞降,避戰,您請大肆入關吧。馬城接到動埋頭中暖和,老父親是忠君愛國的人,卻不是個好脾氣的人,被人欺負到頭上也是會發怒的,上陣父子兵呀。

所謂的磚家研討明史,老是風俗性忽視明朝天子春秋,真真是用心叵測。

天啟帝即位時也隻要十四歲,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有才氣做昏君麼,還不是替無能的內閣背鍋。這一世崇禎天子即位時也是十四歲,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有才氣給大明掌舵麼,明顯冇有,十幾歲大的孩子最輕易騙,還最輕易被滿嘴仁義品德的嘴炮們騙,這一騙就將大明江山都賠了出來。

蒲月末聖諭,設台灣行省儀同三司,駐軍並宣誓主權。

收好家書,便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翻開皇上的密旨,密旨中言辭誠心對馬城和麾下將士各式安撫,對馬城提出的章程通盤承認,設台灣行省儀同三司,遷南居益為首任台灣巡撫,還給了台灣鎮軍正式的體例,海軍營定額一衛五千二百人,步兵兩衛定額一萬人,給了三個批示使的官位。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