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鴻竟戲言道;“此去遼東,你但是得償所願,乾柴烈火燒起來,嘖嘖,也不知你吃不吃的消。”
大學士孫傳庭,與漢社王月,方世鴻夜遊閱江樓,自不是真的來遊山玩水,王月方世鴻兩人是受人之托,請孫傳庭出山主持西北戰事,孫大學士很有些意動,卻一聲不吭,似有推委之意。這閱江樓本是大明建國時太祖命令所建,卻隻建了一半,並未完工。
薑太公,叫你們讀書人以文製武,瞎折騰,瞎摻雜了麼。
崇禎天子翻閱著多數督府奏報,對大明與瑞典國的密約,原本來本都瞭然於胸。這位皇上現在也心知肚明,他會成為古往今來,千古一帝,前無前人,後無來者的崇禎大帝,這些日子也就不鬨騰了。做天子的能達到這類成績,另有甚麼不滿足的,千古一帝呀。
關內西北大戰將起,塞北,哈薩克汗國出兵八萬,明軍出馬隊一萬兩千,大肆南下,與關內明軍夾攻準葛爾部,瓦剌人的聯軍。在計謀上明軍是無懈可擊的,從東,北兩個方向成夾攻之勢,準葛爾部,瓦剌人構成的聯軍是兩麵受敵,便喪失力迴旋的餘地,隻能分兵。
這話出自司馬法,相傳是薑太公所著,漢社中人便順手替薑太公洗清委曲,薑太公原話是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千百年來讀書人隻取前半句,不提後半句,薑太公何其冤枉呐,副本清源,正該將先人斷章取義,給薑太公潑的臟水洗一洗。
孫傳庭苦笑,西北之戰可不好打呀,各省標營都是新軍,雖設備精美卻一定能勝,西北實在太大了,地廣人稀,蒙前人十萬輕騎滾滾而來,這類仗大明打的太多了,也敗的太慘了,敗多勝少。
王月喜滋滋的應了,綽約風韻,傾城絕色讓兩個男民氣中羨慕,曉得她的心已經飛到遼東去了。閒談,談風月時孫傳庭還插幾句話,常常說到關頭處,這位大學士便顧擺佈而言它,不肯群情西北戰局。
南京,閱江樓。
老派官員不敢再玩一哭二鬨三吊頸那些把戲,也便隻敢小聲嚷嚷。嚷兩句能夠多數冇人與你計算,動輒聚眾哭廟,肇事,闖宮,砸衙門算如何回事,敢肇事的都放逐到奧州去了。老派官員嚷嚷國雖大,好戰必亡,新派官員自反唇相譏,冷嘲熱諷。
幾位閣臣苦勸起來,崇禎天子隻得撤銷了親征的動機,還是下旨宣戰吧。這回內閣大臣們冇有反對,隻是在心中忐忑,皇上這是宣戰宣上癮了呀,好端端一個誠懇巴交的皇上,這不都是讓遼王帶壞了麼,動不動就跟人家宣戰,還是中旨明發詔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