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曾想過,獎些其他的,但李家富甲一方,臣想來想去,也實在不知該獎些甚麼好。”嶽肅語帶難堪地說道。
但言官軌製,無益有弊,團體來講,還是利大於弊,畢竟一個勇於說話的朝代,要比不讓說話的朝廷更有生機。這就叫談吐自在。
“嶽大人,皇上傳你來,是想扣問一件事情。”張嫣接過話茬,說道:“明天皇上看了內閣送來的摺子,上麵說要加封湖廣富商李文彰為伯爵,啟事是他們李家向朝廷捐助糧秣八十萬石,解朝廷與百姓的燃眉之急。”
“確有其事,臣在總督四川之時,打敗流寇,斬殺流寇領袖王嘉胤。破敵以後,流寇紛繁投降。這些流寇,都是淺顯百姓,有的是因為在陝西吃不上飯才無法從寇;有的是川中百姓,因流寇打來,遭到裹挾。他們無家可歸,無食充饑,正值冬曰,作為朝廷命官,百姓父母,總不能眼睜睜地坐視他們餓死吧。並且,倘若冇有吃的,他們不免會再次鋌而走險。可當時川中糧食有限,燕京糧食也冇多少,而韃子又在此時入關,臣擺佈難堪,未免百姓餓死,或再生變故,才找湖廣富商李家捐助糧米。李家慷慨解囊,捐糧米八十萬石,又願以平價再賣糧食一百二十萬石,如此善行,臣覺得,確切該當嘉獎。”嶽肅照實說道。
如此一來,都城的局勢就更加地奧妙了,不消多久,一場軒然大波就會將臨。隻是軒然大波的導火索是一小我,這小我的名字叫做袁崇煥。
這一曰,韓爌入京了,首輔大人一到任,東林黨的官員們,是傾巢而出,前去十裡亭驅逐。不但是東林黨的官員,很多在京不得誌的官員,也現巴巴地趕了疇昔,彷彿是見到親人普通。畢竟朝廷,說的算的不是嶽黨就是齊楚浙三黨,其他的官員,實在難混。現在多出一條大腿,能不從速去抱麼。
是呀,一個戔戔空頭伯爵,對朝廷來講,底子算不得甚麼。哪年皇上娶個妃子,嫁個公主,還不得封出去幾個空頭爵位,這都是無關痛癢的。也就是給販子冊封,有違祖製,會獲得清流、言官的痛罵,但這事嶽大人已經表示,統統罵名都由本身擔著,不必太後和皇上操心,那太後另有甚麼不肯意的。
不過現在,嶽大人的名聲,實在不如何樣呀。一時之間,已經被比方成曹艸、王莽。
*******************************************************正如嶽肅和太後所料,給了李家爵位,嶽大人是要捱罵的。在封李文彰為伯爵的聖旨下達以後,果不出所料,那些言官和清流是紛繁上書,痛斥嶽肅。這此中,罵的最狠的,當屬東林黨的官員,在韓爌重新入閣成為首輔以後,往曰夾著尾巴做人的東林黨官員全都冒了出來,現在恰好逮到一個機遇,怎能不狠狠地宣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