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北上的劉文秀和白文選等人,卻還不曉得自已已經被斷了後路!他們已經商定幸虧保寧會師後一起攻打府城,誓要將吳三桂追殺到底!
王拙和塔天寶一個從巴東解纜,一個從大昌解纜,都比在香溪河的李元利要近,但相對來講,他們的作戰任務更重。
楊珅見明軍出兵回城,便也停了下來,盤點了一下人馬,逃出來的不過四千出頭,根基都是關寧馬隊和漢軍旗的馬軍。
八月十六日,秋高氣爽。香溪河大營一片繁忙氣象。
李元利這個行動也是大有深意的,一是土兵美滿是為了財帛糧米才進大興軍兵戈,把向鬆調過來就近便於節製,二就是他要趁這段時候,儘量給向鬆多灌輸一些自已的思惟。等安定了四川,好把他派回施州衛去展開事情。
定西將軍李國翰和四川巡撫李國英也感覺他說得有理,因而他們敏捷後撤到了綿州(今四川綿陽),籌辦集結兵馬後再退回保寧。
高夫人和黃氏也帶著一群人來到火槍師的大營外等待,固然李元利早就跟她們說過此次去四川底子冇有甚麼傷害,但兩人都是跟著大順軍走南闖北過的,完整清楚疆場上的環境,刀箭無眼,說不定一支流矢,就能要了人的性命,哪兒能夠不擔憂?
如此大好情勢,讓統統人都感覺清兵並冇有那麼可駭,他們的心也開端熾熱起來,在劉文秀的重賞承諾之下,全軍隻休整了三天,就踏上了追擊吳三桂的路程。而白文選也開端從重慶北上,籌辦和劉文秀會師保寧。
對於大興軍將士來講,如許的出征不是第一次,他們冇有多少鎮靜,當然也說不上驚駭,比本來多出來的,隻要自傲!
這一次從嘉定出來三萬兵馬,死傷被俘的隻是一小部分,其他的都隻是崩潰。楊珅念及此處,索性命軍士當場安營,然後派出邏騎四周收攏潰兵,如果有明軍小股軍隊來,底子不是他的敵手,如果雄師來到,他大能夠打馬就跑。
辰時剛至,跟著三聲號炮響過,早已排好行列的五師將士從營中魚貫而出,很多老百姓在門路兩旁為將士們送行,至於老營的家屬,她們已經風俗了和將士們同進同退,第一次送親人單獨上疆場,她們另有點捨不得。
停得一天,公然又收攏了近萬人馬,但卻冇有了糧草,楊珅隻得帶著這一萬多人,沿途劫奪回了嘉定。吳三桂見他返來,不由喜出望外,公然向朝廷上奏章保舉他進都同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