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十三歲的時候就比你們現在還要短長!不但能在疆場上保命,並且還能夠殺敵,你們現在上疆場,能夠保住自已的性命嗎?”
至於物理化學要用到的嘗試儀器,李元利創辦的玻璃廠就是專門為此辦事的。到現在為止,玻璃廠都隻是投入,一次次的燒窖、吹製,做出來無數成品,卻向來冇有賺到過一文錢。
李元利不急,這些儀器起碼也要一兩年後才氣用到,如果兩年後這些工人都還做不出來,那隻能申明他們不適應做這類技術活,各大礦場掄礦鍬纔是最合適他們的活計。
就算是夔州山路難行,也不至於高出這麼多吧?販子行商,有普通的利潤李元利不但不會反對,反而會大力支撐,但你特麼的如許搞,真當李元帥是泥捏的?要不是現在他不想提早脫手打草驚蛇的話,早就把奉節拿下來,先把這些奸商搞成赤貧再說。
“帥爺,此次去四川兵戈,也把我們帶上吧?”李元利身後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卻冇把玻璃放在心上,而是問起了他體貼的題目。
還好找了高信來做火槍師的第一任師長,這傢夥固然話多,但確切是個聰明人,冇幾天時候就把這槍摸得熟透,對於這類不需求用火繩來燃燒的槍,他的確是喜好得不得了,隻是四周那些野雞野兔的就遭了殃。
一想到那些硫磺硝石高貴的代價,李元利就恨得咬牙切齒,對著那些販子笑的時候臉上都直抽抽,拿下四川的心機也就更加果斷,“硝石出隴道,硫磺出漢中”這句話,他也不曉得是誰說的,但他曉得在四川江油就有大量硝洞,而硫磺礦在奉節就有,隻是現在奉節還冇拿到手上,才讓這些奸商從中攫取巨利。
但李元利還是很忙,忙得偶然連飯都健忘了吃,工務司、特勤司都是他直管,彆人不懂也管不下來,想找小我幫手都不成能,政務司也得隨時盯著,現在包含袁宗第兄弟倆在內,都還冇有曆練出來,對於一個農夫軍將領來講,要想讓他們在短時候內就完整曉得如何去措置龐大的政務,那底子就不成能。
新組建的火槍師也得他來看管,這類新式的燧發槍,其彆人彆說看過,連聽都冇傳聞過,何況還是用了定裝米尼彈,這都得有個適應的過程。
實在李元利也冇有見過這玩意兒,宿世他去哪兒找這類古玩?他也隻是曉得這個道理罷了,但彆人不管這些,他也隻得硬著頭皮上。
七八十個孩子,有成績差的,天然也有成績好的,此中有十幾個已經開端學習乘除法,李元利的心機就大多放在這十幾個孩子身上,隻要再學上兩年紀學,便能夠增加物理和化學的課程,這纔是近代產業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