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總管馬騰雲和新任的教誨營總教官吳子正聞訊前來驅逐,先躬身拜見了元帥,然後才大開營門往裡走去。
……………………
中國人的風俗,過年就是打賭聽戲、吃喝玩樂。大興軍將士多數都是貧苦出身,冇有耍錢的弊端,也請不到唱戲的伶人,現在能做的就是大吃大喝。
長江邊上,一溜兒排開的水車和水磨“吱吱呀呀”地響個不斷。大營內裡,馬騰雲把長江水引過來繞了一週,構成了一條護城河!
大興軍說他們是老百姓的軍隊,還真是冇有哄人!他們幫老百姓造水車、挖水井、開水溝,家裡冇有壯勞力的還幫種地,不但不收一分銀子,連喝水都是喝本身帶的!倖存的老輩人都說,活了一輩子連聽都冇傳聞過如許的軍隊!
離敘州另有五六十裡,敘州大營放出的哨騎便發明瞭他們,李元利禁止了他們歸去報訊,也冇有再在路上擔擱,徑直往敘州府而去。
李元利喜好聽老百姓說這些話,持續幾天都是笑眯眯的。這申明大興軍這支步隊,在他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下,顛末一年多的時候,終究走到了他所但願的門路上。
還好大興軍來了,他們派出很多人在本地老百姓的帶領下到處找尋這些人,要他們返來種田,並且還發放施助糧食、種子和耕具,並且稅賦隻是二十稅一,其他再無苛捐冗賦,就連徭役都冇有,請的民夫都有八錢銀子的月餉,如許的功德到哪兒去找?
既然插不上手,李元方便決定到各地去巡查一番。敘州大營本身還冇去過,此次也得去看看。
敘州大營離敘州另有十餘裡,在一個名叫沙坪的處所,這兒陣勢平坦,南靠長江,並且地盤肥饒,既合適駐兵,又合適屯田,實在是一塊不成多得的寶地。
不管甚麼年代,最苦最無助的就是老百姓,川中的百姓也是如此。東虜來了,剃頭令下留髮不留頭,他們隻得剃了頭髮,可轉眼南明軍又打來了,對這些剃了頭的東虜順民深惡痛絕,略不快意就唾罵毆打,乃至砍了頭去冒充軍功也冇有人替他們撐腰,他們不躲到深山老林裡,哪兒還會有甚麼活路?
修路的停了下來,還在練習當中的新兵也輪番去開墾,政務司的人忙著給貧苦老百姓分發種子和耕具,工務司的人忙著四周修造水車和打井,大興軍統統職員,都投入到了春耕當中。
敘州處於建昌衛和雲南進四川的計謀要地,礦產資本也較為豐富,有煤有鐵,另有岩鹽礦以及出產玻璃用的石英砂,並且境內江河縱橫,水力資本充沛,以是李元利纔在這兒建立大營,想把敘州運營成一個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