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一聽這話,李元利卻大吃一驚,他對煉焦也曉得一些道理,無煙煤底子不能伶仃拿來煉焦,“完了,這下費事大了!”
“……那這事今後再說吧。”李元利是真感覺這人為低,一兩銀子在施州衛才氣買一石糧食,一石糧食一百八十多斤,換成宿世的群眾幣,也就是四百元不到。
“我要的是能夠煉成焦炭的煤,不是這類燒飯取暖的煤!”李元利冇好氣地說道。
“……焦炭?我前幾天好象聽人說過這東西。”黨守素有點遊移地說道。
“誰?你聽誰說過?”李元利彷彿是落水的人看到了一截木頭,隻要這處統統人曉得焦炭,那就是有人煉出來過,這年初很多人一輩子都走不出周遭百裡,必定不是在其他處所體味來的。
“從一兩到一兩五錢不等。”
“這煤好啊,燒起來一點菸都冇有,要不是離得遠,我都想拉點歸去燒了。”黨守素感慨道。
巴東礦產資本很豐富,本地公眾很早之前就自已挖煤鍊鐵,這個處所就是之前本地豪強開的鐵礦,劉體純進駐巴東以後,把那些地主豪強殺了個精光,現在全都便宜了李元利。
“曉得了,我會儘快安排下去的。”
再說橡膠樹我們冇有,無花果樹總有!二戰期間,德國就曾經用無花果來提取橡膠,固然質量產量都比不上橡膠樹,但用來做點密封件,想來是冇有甚麼題目吧?
一行人在香溪河口就下了船改騎馬,到了巴東時已經是下午,李元利連飯都冇有顧得上吃,便叫上工務司的人一起去了已經投產的煤礦和鐵礦。
“至於監督安然的人手,我感覺從那些教員傅中挑兩個出來賣力就不錯,他們懂行。”
李元利認得此人,原是劉體純部下的總兵,名叫吳之奇,現在還冇有輪到軍官培訓,帶著一個旅駐守巴東,李元利到這兒來,他天然要派兵保護,不然出了事情,他一個腦袋可不敷砍。
幸虧時候過得不久,黨守素隻過了一會便想了起來:“前幾天你不是說要建鍊鐵廠嘛,巴東本來就有很多人做這一行的,我就派人來這裡找徒弟,然後帶歸去一個老頭,就是這個老頭說的,他也說鍊鐵要用焦炭,冇有的話煉不出來好鐵。”
“元帥,我感覺這不大安妥,一兩銀子的人為已經很高了,能夠贍養一大師子人呢,他們到哪找這麼好的活計去?再說我們自已的兄弟們都還冇有發上餉銀呢。”
實在他是真冇有搞懂銀子的代價,現在但是明末,天災天災不竭,以是糧食才賣得貴,除了糧食外,一兩銀子拿來買其他東西采辦力實在是相稱強的,差未幾要相稱於宿世的群眾幣一千元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