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找到老蘇他們了?”正坐在林巧中間竊保私語的孫可旺笑了,他把蘇魯特蘇德十足稱之為老蘇,固然他們並不姓蘇,牧仁是蘇魯特的部下,這個他是曉得的,既然牧仁來了,那大淩河應當不遠了。
誌文則在暗自策畫,大明能來多少救兵,甚麼時候能到。
說完又對烏力罕、鄂力亞道,“你二人留一人在此地,另一人尾隨於我,隨時保持聯絡,如有變故,及時佈告可旺,讓他儘快出兵。”
“大明有冇有調派救兵?”誌文俄然問道。
“本來如此,”誌文點頭,“那戰況如何?”
“誌文,巧兒她們來了?”丫頭們的身影剛消逝,孫可旺就呈現了,見了誌文,就問林巧的下落。
幾人也不客氣,圍著火堆席地坐下,狼吞虎嚥一番以後,牧仁衝誌文和林遠拱了拱手,“鄭公子,林頭領,還真是巧,我們蘇尼特擺佈兩旗,恰好被黃台吉打發到這一帶巡邊,兩位丞相前些天還深思著派幾小我到草原上找你們呢,冇想到你們就到了。”
兩人點頭應下。
“就因為是疆場,我纔要跟你去,我已經冇了爹孃,不能再冇了哥。”囡囡非常果斷,毫不畏縮。
“大淩河被圍的時候還不算長,救兵尚未見到,我們蘇尼特在此地,就是為了監控寧、錦一帶的。”牧仁道。
孤家寡人懶得管這麼多的,則是完整做了逃兵,比如郝慶,說實話,宣大的軍兵已被涿鹿商社差未幾淘空了,與本來比擬,戰力大降。
等早晨烤好黃羊,正在大快朵頤的時候,賣力探路的鄂力亞與烏力罕到了,與他們一道返來的,另有牧仁。
若真是以宣雄師兵為主,前來救濟,那結果誌文還真不敢設想,正兒八經的邊軍,因為缺餉少糧,另有領軍大將的才氣不敷,尚且不是建奴的敵手,換了冒名頂替之人,就更是一觸即潰了。
“嘿,看來不受正視也有好處嘛。”孫可旺笑了,“不過既已開戰,乾嗎不消蘇尼特的人呢,到這裡巡邊不是華侈麼?”孫可旺有些搞不明白。
“這小子。”誌文笑罵,當場而坐,耐煩等著早晨的大餐。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孫隊長。”牧仁道,“東出此山以後,再往南,就是去明國錦州、寧遠的必經之道,金人讓我們來此,是監控明國的意向呢。”
薊遼兩鎮的關寧軍,在後代名譽雖大,但以誌文這些年的經曆看來,戰役力還真不敢恭維,保護京師的一戰中,並不比其他邊鎮出彩,反而滿桂的宣雄師,和耿如杞的晉西軍很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