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鄭芝龍[第1頁/共3頁]

天子朱由檢說道:“李卿年事雖不老,卻立下不世軍功,深孚四海人望,不能不封!”

“臣李植謹受命,臣願以微薄之力,拱衛皇皇大明!”

十幾個寺人走出來,將龐大的國公儀仗和官服印信交到李植手上。李植一一接管,放到了身後寺人的托盤上。

李植看了看鄭芝龍,笑道:“本來是福建的鄭總兵,久仰久仰!”

在跪伏在地的官員祭奠之時,天子站了起來,退出了皇極殿,往宮後的乾清宮去了。

“鄭芝龍有戰船五千,最曉得海上的凶惡。津國公不讓鄭芝龍參股小琉球的移民奇蹟,可要重視海上的風波。”

這李植,真是膽小妄為。

鴻臚寺的官員一甩響鞭,大聲唱道:“大典已成,百官退散!”

李植現在大力開辟台灣,生長水兵,當然曉得鄭芝龍的大名。鄭芝龍海盜出身,在明末成為了東亞海疆的霸主,在東亞的海麵上具有統治性的武力。鄭芝龍曾打敗荷蘭艦隊,並且就是汗青上盤據台灣的鄭勝利的父親。

李植不曉得鄭芝龍要如何參股,不過新竹的開墾一本萬利,如何參股都是李植讓利。李植想了想,說道:“現在財產尚小,就不兜攬鄭總兵了。”

當然,鄭芝龍如許的軍閥不會向士紳收稅,不會引發天下士紳的反對。

冊封國公是國度的大事,遵循儀製,李植要謙讓三次。

李植臉上一喜,拱手說道:“皇恩浩大,臣謹受命!”

聽到天子的話,百官們對視了一眼,非常的絕望。

陳兵郊下,逼宮請命,這但是人臣不該做的事情。李植在受封前冇有回絕天子的冊封,卻在謙讓的環節說出這件大事,這是甚麼意義?這李植是不但要拿下這個爵位,並且要看看天子對他兵諫一事的態度啊。

如果說李植這個軍閥還為大明南征北戰,鄭芝龍就純粹是蠶食福建的諸侯了。

鄭芝龍這話裡,就有些威脅的意味了。

####

當然,如果天子有不滿,李植迴天津後也會防備起來。天子討伐兵強馬壯的李植,必定隻能倚重文臣變更天下士紳的力量。如此一來,不但不會再有李植一點點蠶食士紳的好處,皇權也會再次遭到減弱。那樣的局麵,是文官們極其但願看到的。

李植看了看天子,最後說道:“臣率十六萬邊軍陳兵郊野請命,行不成為之事,不敢受封。”

就連天子身邊的王承恩聽到李植的話,也微微變色,嚴峻地看向天子。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