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辛朗走上前扶起他道:“居功不驕,這是我最喜好的品格,從現在起,我任命你為標兵果毅都尉,好生去養傷吧!”
從他獲得的動靜,現在焉耆和龜茲幾近都是空城,吐蕃已經撤離到了拔換城,而頡乾迦斯與本身對峙在銀山一線,三方麪人馬都不敢輕舉妄動,莫非在這裡另有第四支軍隊不成?
想到這,王思雨決然下定了決計,他號令副將道:“正如你所言,進逼回紇在於勢而不在於戰,你可率三千軍北上焉耆,共同辛將軍作戰,而我則率雄師篡奪龜茲。”
“我方纔從疏勒而來,籌辦返回長安。”
大唐大營駐紮在銀山腳下,統兵大將便是辛雲京之子辛朗,這位當年張煥的故交也已三十餘歲,他是讀書人出身,剛毅的臉上多了一絲儒雅的氣味,他做事向來是明智而鬆散,也正因為如此,張煥才特地指明由他率救兵而來,並且將反對回紇人北上的任務交給了他。
“不敢!不敢!” 達摩馱都趕緊回禮,“大將軍率義軍光複我大唐故鄉,貧僧深為佩服。”
現在唐軍久隔數十年的再次到來,如何能不令他們歡樂鼓勵。
就在回紇軍與唐軍在焉耆以北處於對峙狀況,而吐蕃則陳兵拔換城,籌辦取漁人之利時,一支兩萬人的唐軍馬隊正沿著赤河快速向西行軍,他們目標簡樸而明白,篡奪龜茲與焉耆。
‘三娘,我身後,都督會給你和兒子撫卹,若錢用光了,也能夠將地一塊一塊賣掉,等賣完最後一塊,我想兒子也該成年了。’
焉耆和龜茲都位於圖倫磧(即塔克拉瑪乾大戈壁)以北,這裡大片的草原和綠洲都得益於一條橫貫東西的大河-赤河(即明天的塔裡木河),赤河向東戈壁地帶延長,水量逐步變小,且改名為孔雀河,最後注入蒲昌海(今羅布泊)。
三天後,回紇標兵探得唐軍大隊已從東麵繞來,即將到達銀山,頡乾迦斯欲趁唐軍是遠道而來的怠倦之師,他當即命一萬馬隊夜襲唐營,但唐軍大營防備得滴水不漏,一萬馬隊在喪失三千餘人後無功而返,頡乾迦斯見唐軍無懈可擊,便命令後退二十裡,籌辦與唐軍停止決鬥。
王思雨點了點頭,回紇人的關頭實在不在南麵的戰局,而在北庭都督與回紇忠貞可汗的較量,那一戰的勝負,直接將決定回紇此次南征的成敗,相反,若本身占據了龜茲,卻會鄙人一步與吐蕃的戰役中獲得先機,乃至會竄改全部安西的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