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讓國人開眼看天下的雜誌!
如此不著調的父親,於佩琛如何能夠聽他的話?
中年人想了想,說道:“我跟《至公報》的胡政之有些友情,不如你去天津事情吧。”
於佩琛的祖父叫於式枚,同治年間的科舉榜眼,出任的第一個官職就是廣東學台,相稱於廣東教誨廳長,力主廢科舉、辦黌舍,屬於晚清時的洋務派,還給李鴻章當了十多年幕僚,最後官至吏部侍郎。
帶著叔叔的親筆信,於佩琛來到《至公報》的報館總部。她走進報社大樓內裡,俄然看到兩個門牌,一個門牌寫著“《大眾》副刊編輯部”,另一個門牌寫著“《非攻》雜誌編輯部”。
“周先生的小說真是絕了,又是一本驚世高文!”
“《非攻》啊,周先生親身創辦的抗日雜誌!”一個搭客拿起手中的《非攻》說道。
“……”
第三部分就是東北的環境,既描述了東北群眾的慘狀,也報導了東北抗日武裝的英勇事蹟,同時揭穿關東軍和偽滿當局的殘暴統治。比如29軍大刀隊給日軍形成龐大傷亡後,日軍當即在喜峰口四周製造大搏鬥,肆意殛斃周邊村鎮的老百姓。
這不,於父冇說幾句,就蕭灑地籌辦走人:“既然你冇事,那為父就先走了,朋友還帶著我打麻將呢。”
那搭客笑道:“拿去看吧,歸正我已經看完了,不過下車之前記得還給我。”
監獄門口站著兩其中年男人,此中一個體貼腸問:“小於,他們冇有難堪你吧?”
於佩琛翻開扉頁,等她讀完周赫煊親身寫的卷首語,終究完整明白這本雜誌的主旨。
於佩琛點頭道:“感謝張叔叔,我父親那邊,就奉求你了。”
火車之上,於佩琛精力恍忽地坐下,隻聽身邊的幾個搭客說道――
獄卒來到一間女監,敲著鐵雕欄說:“於佩琛,你能夠走了,有人保釋你。”
於佩琛謹慎翼翼地把雜誌收好,走著走著又拿出來翻開,一邊走路一邊重新瀏覽《黑土》。她特彆喜好這部小說,那種對實際和人道的描畫,讓她感到不寒而栗,但同時又非常氣憤。
於佩琛緩緩的吐了口氣,對同監的女犯人說:“同道,保重!”
註釋內容的第一部分是國際時政,詳細描述了德國的法西斯政權,以及年初柏林的十萬人反納粹遊行活動,另有震驚天下的德國國會放火案。接著周赫煊親身撰寫批評,瞻望希特勒的海內國際政策,並指出希特勒的法西斯擴大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