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席中,杜蘭特太太已經淚流滿麵,那張用來擦淚的手絹完整濕透。
情節一幕一幕地往前推動,即便看太小說原著的觀眾,也垂垂沉浸於故事當中。
“我曉得,但我忍不住,太動人了。”杜蘭特夫人擦拭著眼淚不斷抽泣。
汽車在荷蘭劇院門口停下,劇院外牆有一張大幅海報,上麵印著大船圖案,以及“泰坦尼克號”、“驚世愛情”、“東方巫師的作品”、“尤金・奧尼爾編劇”等字樣。
到第六幕時,泰坦尼克號撞冰山,觀眾忍不住屏起呼吸,眼睛都不眨地看著舞台。
“歐不,快歸去救他們!”
“啪啪啪啪!!!”
伴舞演員用藍色的手腕,摹擬著大海波瀾。發作戶肥婆把海員打暈,跟其他女搭客一起開著船返來,將靠近滅亡的女配角救起。
劇院老闆漢斯之以是承諾,也是因為請小演員能省錢,話劇也遠遠比音樂劇的本錢低。這年初買賣不好做,能省則省吧,就算演出結果不好,也虧不了那麼多。
“再見,沃納。”
長長的大街上還是霓虹閃動,但卻不覆車水馬龍的繁華氣象,給人以冷落冷僻之感。
男配角趴在木板上,用最後的力量說話道:“聽著,蘿絲。你會得救……活下去。會生好多的孩子……子孫合座,你會長命,是死在暖和的床上,不是這裡,不是今晚,不是……這麼死,你懂嗎?”
演出時候即將到來,觀眾席卻隻坐了一半,跟之前的場場爆滿比起來,買賣實在太不好做了。
發作戶肥婆的出場,她鹵莽直白的言行,引來觀眾陣陣爆笑,以後每次呈現都是笑聲一片。
在“猖獗的20年代”,曼哈頓的百老彙大街趨於鼎盛期間。1925年的時候,這條街上密密麻麻漫衍著80多家劇院,到1929年時已經靠近100家。
杜蘭特佳耦對此抱怨不已,好不輕易掏錢來看演出,竟然是一場無聊的話劇。
統統都在股災當中劃上句號。
短短幾個月時候,百老彙大街的劇院數量跌回五年前,暗澹的買賣讓那些合作力不敷的劇院紛繁關門。
杜蘭特佳耦買票入內,找到一個靠後邊的位置坐下。
“上帝,我不想再看了,真是讓人難受。”
請兩個小演員來主演《泰坦尼克號》,是話劇導演提出的要求,說是想給觀眾帶來全新的感受。
劇院老闆傑瑞爾德・漢斯無法點頭,他隻能寄但願於《泰坦尼克號》演出勝利。就像隔壁劇院上演《滑鐵盧橋》(《魂斷藍橋》初代舞台劇版)一樣,在獲得龐大勝利以後,竟然保持著場均90%的上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