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山西是民國最敷裕的省分,有人說山西是民國最安樂的地點,乃至有人把閻錫山比作民國期間的晉文公。

……

有質料顯現,中原大戰發作前夕,山西北部地區軍餉稅捐比正稅高出225倍,位居天下之首。

曉得這些環境後,你還會以為閻錫山治下的山西百姓,有多麼安樂敷裕嗎?

說實話,閻錫山在軍閥當中屬於比較簡樸的。他的五台縣老宅固然都麗堂皇,但顛末十多年擴建,總造價也隻要100多萬,並且是供應全部家屬居住。

周赫煊沿正太鐵路到達太原,跑去閻錫山的官邸投名片,成果被侍衛奉告閻部長(內政部長)不在。周赫煊覺得本身錢給少了,又送出50大洋,衛兵才終究流露動靜:閻錫山正在觀察兵工廠。

閻錫山笑道:“真讓周先生給猜中了。我就是在仿照普魯士,不止是教誨,我的治軍體例也推行德國鐵血思惟。”

這些財帛、兵器和兵力,留著打日本鬼子該多好!

孫永浩先容著山西的環境:“承閏年代還好,一旦打起仗來,那可就難受了。軍爺們各式剝削,小老百姓艱钜度日,山西要真的那麼敷裕,額跟額哥如何會出去闖蕩?“

“閻部長好,我是來給你送錦旗的。”周赫煊捧出一麵錦旗說。

周赫煊想到兩年後的中原大戰,就忍不住心中感喟。那是民國年間範圍最大的內戰,各方投入總兵力達110多萬,涉及20多個省,死傷官兵30餘萬。

閻錫山比淺顯軍閥高超的處地點於,他辦教誨、興產業、滅匪賊、勸農桑……實施了一係列善政。百姓不受匪賊之禍,不遭兵戈之危,確切比其他省分要幸運很多。

可一旦兵戈,立馬透露本相,因為軍隊太燒銀子了,這些錢都轉嫁到布衣百姓頭上。

周赫煊持續拍馬屁道:“傳聞山西各大市縣,學齡兒童無端不退學者,要罰款1到5元。10歲以上的兒童失學,每長1歲追罰1元。此舉與汗青上普魯士國王的教誨政策近似,赫煊佩服之至。”

被提起本身最對勁的政績,閻錫山更加歡暢,他笑道:“周先生說的是三年前的數據,現在山西的小門生退學率已經達到74%。”

周赫煊希奇地問:“如何說?”

孫永浩卻在唱反調:“還不是一個樣,到那裡都是底層百姓受窮。”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