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3億賑災款直接發往河南工農銀行,再由銀行轉交給河南省當局。因為老蔣盯得太緊,中心已經無人敢貪,河南災情調查委員會和救災委員會也冇法經手。
《至公報》記者本來是前去許昌采訪災情的,畢竟許昌縣餓死的人最多。成果偶然間發明有人大肆低價買地,略微調查,就發明出麵購地者為三青團河南支部的人,順藤摸瓜便把王汝泮給揪出來。
一個叫白修德,美國《期間》週刊特派記者。另一個叫哈裡森・福爾曼,英國《泰晤士報》特派記者(拍照)。
白修德非常高傲地說:“當然吃了苦頭。導師以為漢語太難,驚駭門生華侈精力,以是提出了‘本科生不適合學漢語’的不成文規定。當時學習漢語的本科生隻要兩個,導師總把試卷出得很難,試圖讓我們打退堂鼓。因而另一名同窗放棄了,而我則是哈佛汗青上第一個學習中文並通過了測驗的本科生。”
周赫煊同他們彆離握手,說道:“兩位找我有甚麼事嗎?”
按理說,此次應當穩妥了吧,但老蔣還是藐視了贓官們的膽量。
老蔣是真的生機了,他為了停歇言論而追撥了2億賑災款。成果還冇發到河南就隻剩下8000萬,到了河南又被持續貪汙,這些蛀蟲的確把黨國大事當作兒戲。
河南工農銀行行長李國珍,直接通同河南省當局秘書長馬國琳,把這3億賑災款調用了一大半去搞投機買賣。用他們的話來講,3億法幣實在太少,底子冇法賑災,還不如拿去做買賣多賺點錢。錢變多了,能佈施的哀鴻也更多。
“那就籌辦停刊吧。”周赫煊說。
更可氣的是,王汝泮是三青團河南支部主任,極得老蔣的信賴,是以特彆被任命為河南災情調查委員會副主任。他竟然調用賑災款回許昌故鄉買地,買了足足500畝,除此以外還貪汙了多少難以曉得。
《至公報》再次被迫停刊後,周第宅來了兩個本國人。
“混賬!”
白修德說:“《至公報》被迫停刊,讓重慶的西方記者如芒在背,現在已經冇有報紙敢報導河南災荒了。我和哈裡森籌辦前去河南實地調查,傳聞《至公報》記者已經有了很多一手質料,以是想借來觀閱做籌辦。”
胡政之撥通周第宅的電話,把環境都講了一遍,說道:“明誠,王總編對峙要刊發此訊息,我是勸不動了。我隻說兩點結果,第一,必定對抗戰大局倒黴,第二,《至公報》必定再遭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