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的丫環適時遞上一小袋饅頭屑,程珂芳歡樂地接了,用手指拈了些碎末餵魚。
柳雁歡有些驚奇地看了程珂芳一眼:“姨娘還會爬樹?我看姨娘這通身的氣度,還覺著你出身書香家世。”
“是呀,正逢三蜜斯的白事,如果到那吉祥寺裡,還能做一場水陸法事。”
“你來做甚麼?”
偏殿更像是和尚暗裡裡的寓所,如果說堂前是鮮花錦盛、烈火烹油,那麼偏殿就完整變了一副模樣。當柳雁歡踏入這裡時,第一感受就是溫馨。
柳明崇感喟一聲:“桂芳,這是孃的意義,我曉得這些年你為了這個家支出了很多,我始終是心悅你的呀。”
柳雁歡點點頭,先一步歸去清算東西。
當柳雁歡一行進門時,和尚昂首看了他們一眼,將最後一筆寫完,便雙掌合十道:“阿彌陀佛。”陳桂芳非常熱忱地跪坐在蒲團上,殷切地看著那和尚。
陳桂芳考慮半晌,點了點頭:“你說得在理。”
溫如嵐看著他臉上的一抹笑容出了神。
柳雁歡見她盯著池子裡的遊魚,便笑道:“池子裡的魚都通人道,姨娘能夠拿些麪包屑喂餵它們。”
次日淩晨,柳雁歡在飯桌上見到了一名恭謙的年青女子。
“到寺裡?”
看著那集合的魚群吃得歡樂,程珂芳將魚食遞給柳雁歡:“你嚐嚐。”
“不礙事兒,許是此處風大,吹得有些狠了。”
可題目是他隨機想的, 柳雁歡想提早籌辦是決計不成能的。
陳桂芳旁的看不懂,隻要那兩句“斑斕出息可盼”和“財祿子嗣兼有”讓她分外歡暢。興高采烈地收體味語,還在一旁的香油桶裡,添了很多香火錢。
他還記得當年溫惜出嫁後,下人從她的房間裡清算出厚厚的三疊香道手劄。那些年裡溫如嵐說過的話,都被她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 讓溫如嵐忍不住熱淚盈眶。
柳雁均讚道:“姨孃的羅漢齋做得特彆好,吃起來解饞。”
柳雁歡捏了把魚食撒到池子裡:“我三妹在的時候,也總愛到這兒來餵魚。”
程珂芳輕笑著回禮:“大少爺太客氣了。”
柳雁歡嚐了小半碗,那腐皮初嘗有股子葷味。
劉嬤嬤心疼地看著那一地碎瓷片:“太太,你又何必為這麼個小人物動氣呢?轉頭傷著了身子。”
見柳雁歡出去,柳明崇的神采一下子陰沉下來:“又跑哪兒去了,成日裡不務正業,甚麼時候才氣有個端莊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