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聽得心馳神馳:“那豈不更好?”
羋月越說越是憤恚道:“你這些竹簡是從何而來?”
她趕緊叫道:“老伯,你是何人,你去那邊,你還返來嗎?”
羋月忍不住問:“聰明不好嗎?”
莒姬便問道:“你昨日去了那邊?屈子的侍童來我這裡問了兩回,你本日若無事,便早些去同屈子申明。”
屈原感喟道:“他……是我所見過的最聰明的人,隻可惜,太聰明瞭……”
她心中一動,彷彿在那裡聽過這段話,卻又想不起來是甚麼時候聽過了。因而順手放下,又拿起了一捲來,卻見其上寫著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黃歇也趕緊點頭,卻又道:“夫子,上麵另有很多字我們不熟諳,很多句子也不懂,還要請夫子教我們呢。
屈原看著麵前兩個弟子,點頭淺笑。
羋月一邊聽著,一邊悄悄地又在身後扯了扯黃歇的衣袖,黃歇隻得又問道:“夫子,他是個甚麼樣的人呢?”
羋月獵奇地問道:“夫子,那位老伯是何人?”她察看著屈原的神情,道:“夫子似是曉得他?”
這一看便是看了一整夜,直到天氣發亮,她才揉了揉通紅的眼睛,放下竹簡。女葵知她從小就是個有主張的人,雖見她如此,也是悄悄焦急,卻也曉得是勸她不動的,隻得由她。除非是非常不好的時候,纔敢去稟告莒姬。這時候便捧了匜盤來,奉侍羋月梳洗。
屈原看著羋月道:“那日你跑出去今後,這段光陰以來,我看你彷彿有所竄改?”
羋月有些不美意義地低下了頭,想了想還是誠懇承認道:“疇前我隻想儘力今後,就不以不教彆人看不起我,欺負我。厥後,我感覺,隻要本身成為鯤鵬,一飛千裡,那麼燕雀如何看我,又能如何樣呢?”
羋月本日本欲到那草屋中將那些竹簡再搬返來的,但聽莒姬提及屈子問了兩回,隻得先去了南薰台。
屈原點頭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他本性聰明,能悟天然之道,順手而作,既作之,便置之。既置之,無所用,竹簡既可引火,便用來引火。偏你剛好與此時到這草屋,又喜好這些,那便是天然之道,他遂留與你,此皆天然之道也。我求之錄之,便是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