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蓬萊水城靠海邊城牆上,鄭芝虎望著那邊一排排不斷有人搬出,卻還是越來越顯得擁堵,並且還在慢慢擴大的流民窩棚連連咂嘴,目光中既有貪婪又有可惜――這些人隻要被拉到台灣去,就憑那邊隨便抓把土都能攥出油的天然前提,用不了幾年工夫便可有多量上等肥田被開墾出來。到時候這些可都是他們鄭家的財產,即便要跟短毛對半分帳,那支出也是不得啊!
四三九 名義題目
隻可惜現在即便以鄭家的胃口之大,也有點吃不下去了。鄭芝虎此次過來名義上說是為了多分派點人丁,實際上更多隻是要作出個姿勢,免得被短毛小瞧了去――眼下在從山東到江浙一帶的本地,陸連續續都另有鄭家船載著前幾批移民在一步一步朝福建漸漸挪呢。因為船上職員太多,糧食和淡水裝載有限,不得不過一段時候就靠一次岸予以彌補。
他朱大典固然不屑於象那錢或人一樣完端賴著短毛的功勞往上爬,卻也不介懷趁著麵前的現成機遇在這些短毛身上多撈些功勞――提及來自從這群短毛呈現在海南島以後,凡是跟他們打過交道的大明官員,遍及都還是弄到很多好處的。錢謙益靠著他們一舉鹹魚大翻身自不待言,福建巡撫熊文燦也是沾了他們的光,愈發坐實其“善於撫議”的名頭,一舉拿下覬覦好久的兩廣總督位置……要曉得汗青上,在王尊德以後本另有一名過渡總督,以後才輪到他老熊,而在這個時空他直接把前一名略疇昔了。
移民相互之間但是會作比較,哪一邊前提差了他們立即會往彆的一邊跑,為了能達到和短毛劃一,起碼不要相差太遠的安設前提,鄭家派駐在台灣島上的主持人鄭彩但是焦頭爛額,已經幾主要求增撥款項,又多量采辦鐵器耕具,好跟短毛供應給移民的那些安家禮品對抗。
…………
“我說哥哥啊,你們這手筆可真大了去了,想當年趁著福建大旱的時候,咱大哥也是主張趁機從災區募人前去外洋。那但是費了老鼻子勁,前後破鈔了咱家幾十萬的銀子,首尾措置起來更是煩瑣非常,整整用了一年多時候,好輕易才招引到兩萬來人去大員……唔,台灣島。”
……總之當前在大明宦海中,“瓊州髡人”已經不再是個讓人談之色變的名詞,相反在朝堂中遍及以為這群短毛做事情比較上道,說是相互操縱也好,相互合作也罷,歸正跟他們攪一塊兒總不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