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1頁/共4頁]

“殿下就不曉得了,鬆木也有辨彆,發展了十幾二十幾年的鬆樹,固然看起來高大,但木質比較疏鬆,這這類鬆木起碼都發展了兩百年以上,用來造宮殿的,木質非常精密,並且陰乾了十幾年,水很難滲入進內部,是造船最好的木料,我造了一輩子的船,這麼好的木料,我也隻見過三次罷了。”

船舶署署令叫做王誌和,他便是之前陳留縣縣令,客歲和韋綸一起將江淮鹽鐵司的一千艘槽船送到河東而遭到罷官奪職,在楊家的保舉下,郭宋任命他為新建立的船舶署署令,正五品官。

郭宋擺擺手,“那我們要講清楚,你們造出的船但是要能出海的,這是你說的話!”

金大管事重重一拍大腿,“太絕妙了,船隻在大池子裡,漲潮時也不消擔憂大水把船隻沖走,不消那麼勞心吃力,退潮時水本身會排乾,我們如何冇有早想到,我們竟然冇想到......”

造船坊占地約五十頃,有十幾座龐大的堆棧,另有三座船埠,工匠有三千餘人,根基都是來自流民中雍丘船匠,雍丘是隋朝修造龍舟的船匠堆積地,縣裡有很多造船妙手淪為流民,終究都被網羅到造船工坊。

王誌和伴隨郭宋來到了船場,大管事迎出來給二人見禮,這個大管事郭宋還記得,本來是蘭州造船場的大管事。

“卑職包管冇有題目。”

金曜又驚又喜,冇想到晉王殿下還記得本身。

【明天是母親節,老高想帶年老的父母出門逛逛,以是明天和明天都是遲早兩更,望瞭解!】

金大管事頓時急了,“殿下,我們也是在給軍隊造軍船啊!”

“如果是簡樸保護,在水裡直接刷刷桐油便能夠了,可如果是換底板就有點費事了,必須拖登陸,非常吃力,要用上百頭牛,並且很輕易破壞。”

明天是太原造船坊的第一艘三千石戰船完工,郭宋當然要前來觀察,

“假定是五千石的大船,維修如何辦?”郭宋又問道。

郭宋又笑道:“我還記得你說過,造不了船的首要啟事是冇有合適的木料,現在木料應當充足了吧!”

.........

郭宋拍了拍龐大的木頭,笑問道:“金管事,這不過是鬆木罷了,幸虧那裡?”

這天上午,郭宋來到了位於汾水河邊的造船工坊,太原造船坊是前年景立,它實在是由靈武船坊和蘭州船坊搬家歸併而成,由工部司下的船舶署賣力辦理,船舶署在客歲十月才建立,賣力船隻采辦、補葺、製作以及平常保護。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