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現在我軍已入雒陽,但此中情勢龐大,固然天子在我手中,不過如果丁原、袁紹、何苗等輩聯手對於我,那我們也難以應對,不知各位有甚麼觀點?”
吳匡驚奇於董旻的毫不在乎,他本來還在想是不是要再多說幾句,讓董旻撤銷疑慮,不再逼迫他出兵,但董旻卻主動放棄了。這隻能申明……董卓的雄師真的已經靠近京師了?吳匡心中疑慮不竭。
吳匡詫異的問道,莫非董卓親身前來了?那也隻能申明董卓兵力的確不敷,不然又豈能如此仰仗於他?
“……如果我輔兒和胡軫將軍能及時趕到便好。”
胡軫和牛輔的後軍要到達司隸,最快也得小半個月,這十來日裡,如果產生甚麼萬一,他這三千兵馬底子冇法抵抗。
很快,還未到次日拂曉,他便獲得了好幾次通報,涼州軍一夜之間,已經有三路兵馬到達了雒陽,且每一起的人都不下兩三千人,大略一算,連同董卓本人的三千人,此時京師內的涼州軍已經超越一萬多了。涼州軍英勇善戰,百鍊成鋼,本便能夠以一敵五,現在這一萬雄師,已經很多了,看來董卓最遲這兩白天便要采納行動。
徐榮的“瞞天過海”戰略,不但騙到了吳匡,乃至連丁原等人也被唬倒了,冇人敢輕舉妄動,更不敢隨便攻擊涼州軍。
董卓是不能親身前去的,因為那樣做的話,會讓吳匡心中認定董卓兵馬不濟,反而隻會適得其反。
“哪個董將軍?”
何苗以留董旻安息為來由,讓董旻臨時在他的軍帳中留下,然後他叮嚀探馬時候留意各城門的意向,隨時通報。
******
吳匡在獲得董卓的親筆手劄今後,暗自潸然:他想起那一日,本來大將軍已經決定誅殺十常侍,卻被何太後招入宮中,聽聞何太後垂著淚哭求大將軍饒過那些宦官,大將軍鑒於兄妹之情,不得不該允,卻想不到會害得他本身身首異處……說到底,這何太後與何苗二人本就與大將軍何進不是同一個母親所出,大將軍之死,吳匡早已思疑是何苗等人與十常侍相勾搭的成果,何太後與何苗乃是一母同胞,皆乃舞陽君所出,天然更向著何苗一些,可歎大將軍為何家立儘汗馬功勞,卻被自家人所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