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鎮國將軍朱知熑,是慶成王的嫡長孫,並且能詩善畫、好弄兵器,可謂文武雙全。
朱載堻點頭,又迷惑道:“就一萬多衛所兵,朱知熑和太原將官怎敢謀反?他們都傻了嗎?”
朱載堻猛拍桌子:“甚麼清君側?他是想做天子!”
慶成王、慶成王世子,因教孫、教子無道,奪去一應冊封。二人本應發往鳳陽,但念他們年齡已高,可留居太原終老。
王淵遞上一封軍報:“陛下,剛接到八百裡加急,太原亂事已平。”
寺人細心說道:“陛下,慶成王冇反,慶成王世子也冇反,慶成王的嫡長孫、鎮國將軍朱知熑反了。太原三衛,有將校軍官二十一人從亂,擁眾上萬,打擊山西三司,扣押三司官員,殛斃督理清田的山西巡撫、右副都禦史李文進。”
朱知熑的曾祖父,號稱生子過百,查處所誌可知:“生子四十七人,皆封鎮國將軍;生女四十四人,皆封縣主。”好傢夥,一人就生了91個後代,並且全數安康長大。生長到現在,此人的孫輩163人,曾孫輩已經500多人。
隨即,大同僅剩的兩千精銳(其他都在河套地區),騎著驢馬日夜兼程而來。一頓火槍轟疇昔,三萬“雄師”刹時崩潰,逆首朱知熑自刎於陣前。
德王論罪,禁足自省,五年內不得出城,祭奠由世子代理。德藩歲祿降為八千石,德藩賜田收回一百萬畝。
這類奪爵體例,是違背禮法的,但文官不會幫手說話,宗室也不敢說話。更何況,晉王的子嗣和兄弟已經死光,隻剩一堆擔當性很弱的兄弟庶出子。這些庶出子,誰都冇掌控擔當爵位,那他們還冒險跳出來乾嗎?
山西巡撫李文進殉職,追贈右都禦史,蔭一子為國子監生。
晉王無子,族兄弟已死儘,且族兄弟皆無嫡子,今後削去晉王一爵,但晉王係宗室不受影響。
但起碼現在,山西的三位親王,被王淵藉機搞得隻剩下兩個。
“狗急跳牆罷了。”王淵隨口解釋。
魯王和德王兩家,總計查出不法私田400餘萬畝,全數收返國有。另查出合法私田300多萬畝,但欠繳賦稅數十年,罰冇此中100萬畝用以補稅。
他們如果親王,那麼兩人生出的兒子,就有110多人要封郡王。兩人生出100多個郡王,想想都得把山西官員嚇死,處所糧食如何供應得起?
這類猖獗的宗室繁衍征象,都是被朝廷放縱出來的:“(宗室)樂善好書者百不及一,而即有好飲醇酒,近婦人,便稱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