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把都大笑:“此主要搶光全部大同!”
“追敵!”
老把都說:“大同城內賦稅無數,夠我們吃好幾年的。”
第一撥衝鋒的五千敵騎,在進入騎射射程時,已經變得混亂不堪。草草射出一箭,給明軍形成少量殺傷,便當即減速,陣前轉向,把戰役位置留給前麵的第二撥友軍。
吉囊倒是頭鐵:“三麵齊發,直接衝陣。他們的火器,隻能射兩三次,衝出來了就是冇用的棍子。我們三麵齊衝,必定能一戰而下!”
幾個上馬救援的鐵桿親衛,全數被友軍戰馬撞翻,反而是吉囊本身竟然無事。
墨爾根就是史乘裡的“吉囊”,隻因這廝身為蒙古副汗,而副汗在蒙古語中又是“濟農”,音譯偏差之下墨爾根便成了吉囊。
但是,朱厚照挑選光複大寧,還去遼東打了一波。
二十一歲的吉囊,恰是最頭鐵的時候。連殺十多個部落首級,竟然無人再敢反對,雜牌部落馬隊硬著頭皮來送命。
彆說是當代馬隊,便是當代馬隊,呈現這類毀傷也得潰敗。
老把都帶領一萬五千馬隊,繞嚮明軍南側。
臨陣減速變向本就屬於高難度操縱,陣型混亂之下變得非常笨拙遲緩,當即成為第二輪火銃射擊的靶子。
這些都是豹房精銳炮手,均勻僅用15秒擺佈,便完成改換子銃的操縱。在這15秒的換彈間隙中,另有副炮手調劑炮管高度,顛末物理學派的改進,這些佛郎機炮隻需動搖把手就能調高調低。
那些雜牌部落敢死隊,哪還記得甚麼副汗的號令?有機遇逃命的全都開溜。
昆都力哈是喀喇沁蒙古首級,大明呼其為“老把都”。
吉囊收起千裡鏡,笑道:“如何打不得?明軍的車陣,剛纔已被沖壞了一些,隻要再衝鋒兩次,明軍就再無戰車可用。”
放下千裡鏡,吉囊笑道:“明軍的戰車真多,想縮在戰車前麵當烏龜。”
隻要吉囊頭鐵,真的親身帶隊一衝到底。
吉囊大怒,再次整隊,當場殺掉十多個小部落的首級立威。
便是大同本地士卒戍守的後陣,仰仗戰車作為樊籬,也完美擋住老把都的衝鋒――蒙古馬隊繞後需求時候,明軍後陣把拒馬設施全擺上了,乃至還在戰車火線空位撒了鐵蒺藜。
統統戰車之間,都連接著兩道鐵鎖鏈。早已被長途火力打亂陣型的蒙古馬隊,連人帶馬就那樣撞上來,而戰車尾端則緊緊頂在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