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真好騙啊,沈師爺有些收不停止。他抱著一套《五經集註》,欣喜之餘,複又哀歎:“唉,可惜,可惜!”
宋際忍不住感慨:“這貴州的賊匪確切很多,皆因土司教養不力而至。吾欲在鄉間廣辦社學,不拘漢民土人,也非論貧困繁華,皆可到社學體味賢人之言。屆時,萬千公眾沐浴品德文章,定可讓貴州民風為之一新!”
袁剛、袁誌和王猛看看沈師爺,又看看門口的王淵,本想共同一二,可惜演技不敷,隻得傻站在那邊。
這類民風到晚明更甚,複古已經不能滿足讀書人,乃至陸王心學都被視為陳腐思惟。
宋際答覆說:“吾治本經為《禮經》。”
老鐵啊!
等學問講得差未幾,宋公子才問:“對了,沈兄既被放逐雲南,為何又在貴州停下?”
宋際也不再文縐縐說話,慷慨壕氣道:“好不輕易碰到思慕聖賢的土民,怎可因戔戔一套集註,就寒了他們的向學之心。要買甚麼書,全都記在我賬上!”
崇禎朝進士王厈,在進京會考的時候,統統科目都被評為劣等。唯獨“論”把閱卷官嚇了一跳,這位老兄在寫文章時,竟然把崔鶯鶯、杜麗娘拿來舉例,最後還真他娘考中了進士。
“啊嚏!”
沈師爺本來籌辦了滿肚子套路,誰想隻發幾招,宋公子就主動躺下。
“宋兄所治何經?”沈複璁問。
沈複璁鼓掌笑道:“你我乃同道中人也!”
宋際謙善道:“跟沈兄比起來,吾不值一提也。”
“然也。”沈複璁說。
王淵都不美意義了,欺負誠懇人冇有成績感啊。他當即作揖拜道:“先生金玉良言,小子服膺於心,不敢有涓滴懶惰!”
宋公子正講在興頭上,沈複璁也不好唱反調,隻能順著他一味阿諛。
沈複璁阿諛道:“宋兄有如此誌向,鄙人佩服之至。”
宋際愈發欣喜:“沈兄也治《禮經》?”
沈師爺懶得再理睬這些穿青蠻子,也不直接進入主題,而是跟宋際聊起了學問,想進一步摸清宋公子的路數。
對沈師爺而言,這並非單選題,而是多選題,他兩個都想要!
好嘛,咱沈師爺不但想節流書籍費,還籌算讓宋公子把戶籍題目也一併處理了。
書店老闆早在等這句話,現在共同得天衣無縫,拿出那套《四書集註》說:“我也是讀書人,本想傾力互助,無法小本買賣。此書作價五貫,隻賣他們三貫,可他們的銀錢還是不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