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當即應道:“多謝少司馬。”
“感覺他不凡。”崔光遠道:“他言‘機遇隻留給有籌辦的人’,他真在籌辦。”
“國舅這是不想領旨嗎?”
“好。”
薛白想起來,昨日與章仇兼瓊說話也是近似的景象,給人一種朝廷重臣都已老病的感受。
皇城,尚書省,柳樹梢頭,有鳥兒在叫著,像是在驅逐夏天。
他可貴見賢人扣問他這些國事,之前國事都是悉數托付於李林甫的。
薛白到分開時也冇見到李騰空。
“聯手建功罷了。”薛白道:“聖命已出,還能抗旨不成?既然必須去,多憂愁無益,不過是將事情做好。”
但他這類人隻講好處,計算這些冇意義。好處不分歧時隨時翻臉冇乾係,但眼下大師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儘管將這根繩索拉住。
“放心吧,隴右哪些將領能兵戈,我們很清楚。”
“我曉得,國舅已叮嚀過。”韋見素道,“隻是這幾個,官職也不甚高,真能助國舅建功?李晟、曲環……”
“放著吧。”
“以你的才調,豈可如此屈才?你且等數日,我已在為你謀官,倘若李林甫禁止,我自有體例中轉聖聽。”
韋見素搖了點頭。
楊國忠張了張嘴,還想推拒一番。
“是。”
“休得在此溜鬚拍馬。”李隆基問道:“章仇兼瓊的功績裡,可有你出運營策之功?”
崔光遠走進韋見素的公廨,道:“少司馬,國舅的入蜀線路圖製好了。”
“薛白就是你的佐官。”韋見素道:“這混世魔王終究遷到尚書省了,今後你多費些心機。”
薛白到了職方司以後,常常給崔光遠一種員外郎的官位比郎中還要高的錯覺。
冇想到,薛白竟真的如此短視。
換言之,姚州都淪陷了,薛白即便能任姚州司馬,也是馳名無實。
韋見素沉吟半晌,道:“你若想效仿章仇兼瓊,以一封奏表官遷四轉,難。現在景象與當年分歧,除非你現在就有掌控策反太和城。”
韋見素看到了屏風外的人影,咳了兩聲,他與薛白談的不是甚麼奧妙,卻也不但願有人偷聽。
楊國忠一愣,訝道:“連遷四轉升為員外郎,你還想選?”
楊國忠偷瞥了一眼,見賢人正在看的是西南的輿圖,心想該是薛白謀官一事又送到禦前了,遂應道:“臣久在川蜀,也曾在鮮於仲通部下辦事,知他甚有本事,且為人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