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馬超暗中做下如此大的文章,卻無人能指責他背信棄義,違背戰前的承諾。
想要將三個郡搬為一空,絕非一件輕易的事情,可馬超就是做到了,在冇有任何人發覺的環境下,完成了這件不成能完成的事情。
曹操假借劉協的天子之名,以堂堂陽謀欺詐馬騰到許都去,這件事,馬超毫不會有半晌的健忘。就算是遵循戰前的信譽,以及本身的環境,馬超不得不讓出冀州,可他也毫不會把好處都留給曹操。
這個過程,提及來簡樸,實則操縱起來非常煩瑣,觸及到地盤的分彆、人丁的打算、人文的牴觸、遷徙途中的糧草供應、搬家到新地的後續安設等一係列的題目,冇有一年半載的光陰,曹操絕冇法措置妥當。
八萬多來自幽州,還冇有被正式列編的軍隊,在馬超的一道將令下,正式成為了義勇軍的一員。被編為幽州軍,歸屬公孫瓚統領,助其鎮守幽州。
以是說,馬超留給曹操的,是名副實在的數十座空城,導致曹操部下的將官,在進入三郡以後,除了各自部下的兵馬以外,竟是連一小我影都找不到;除了軍中照顧的物質以外,竟是連一粒糧食都尋不著了。
在公孫瓚、張繡和司馬芝三人從幽州進入冀州的時候,馬超便遵循賈詡和周瑜的絕戶之計,暗中密令神機營密探,開端了對冀州北方全軍的遷徙。厥後公孫瓚和北宮伯玉在迴歸的途中,也曾派出大量的人手,搬運三郡的物質,幫忙遷徙數量龐大的人丁。而後將一批批的來百姓,埋冇在軍中,遷徙到幽州或者威、伏二州去,以彌補戰後三州人丁的不敷。
這個時候,曹軍將領和官吏們,才氣憤的發明,早在義勇軍撤走之際,這三個郡,便已經被團體遷徙了。郡內的兵士、百姓、賦稅、物質……竟是點滴不剩!除了不能帶走的,其他的,都帶走了。
更何況,公孫瓚與張繡,身先士卒,率部力拚袁紹派去的十萬援兵,曆儘艱苦方纔擊敗了牽招、田豐,將二人擊殺於疆場之上,這份功績,馬超可不會健忘。
回軍途中,冀州北方三郡淪為數十座空城的事情,才傳播開來,傳到了義勇軍將士們的耳中。
如許一來,等因而無形當中,便將曹操管束在了冀州,令他冇法兼顧。直接的,便等因而,給馬超爭奪到了起碼半年療攝生息的時候,在和曹操的模糊對抗中,占有了先手的上風。
跟著袁紹被殺,用時近兩年的北方大戰,就此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