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有些忘情的頌唱著這首傳播於後代的臨江仙,他激昂有力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著,好像一塊兒巨石投入了一江春水,在眾臣的心頭上,帶起一浪又一浪的浪峰。
交州牧士燮,派部將吳巨為使者,帶著奏摺來到長安,上表馬超,表達了歸附華國的誌願。
並且孫權派出的二十萬主力軍,連同他們乘坐的兩百多艘戰艦,被周瑜悉數毀滅在了東海之上,可謂是元氣大傷,再想構造起一批可戰之軍,短時候內底子就不實際。
大殿中的眾臣誰都冇有說話,而是悄悄的聆聽著馬超的話,咀嚼著此中的意境。
當諸葛瑾帶著大、小喬來到長安,馬超並未因為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兄長,而竄改初誌,亦冇有因為大小喬的冷傲而擺盪本心。
這個過程,馬超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候便幾近完成了,從古至今,也未能有人能在如此短的時候內,便達到馬超如許的高度,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古蹟,正如起起伏伏的大江奔騰,從安靜中崛起,刹時便捲起一道雄渾的巨浪,過程固然長久,但充足驚心動魄。他們要做的,就是幫忙馬超將這股巨浪儘能夠長時候的保持在顛峰,耐久而不衰……
他是諸葛亮一母同胞的親長兄,孫權盼著諸葛亮能看在諸葛瑾的麵子上,在馬超的麵前美言幾句,化解幾分華、吳兩國的仇恨。
誰也冇法擺盪他一統天下,踏平江東的決計。
當然吳巨帶歸去的,另有馬超命韓暨打造出來的交州牧大印。士燮接管了這枚大印,就即是正式成為了華國的封疆大吏,今後如果有所異動,馬超必然會將這枚大印,連同士燮的性命,一併收回來。
馬超前期的龐大投入,到現在,已經開端收到回報了,信賴譽不了多久,不出十年,華國必然會規複到後漢之初時的繁華。
他本來還想藉著地區附近的前提,結合士燮共同抵當馬超,可現在士燮歸華,天然讓孫權的打算落了空,變成了一場好夢。
和大喬的新婚之夜,馬超接連痛飲了數十碗西風烈酒,顯得非常歡暢。
士燮的奏摺,其實在劉協公佈第二道禪位聖旨的時候,便已經送出來了。隻是交州位於大漢的最南邊,地處偏僻,間隔長安路途非常悠遠,吳巨在路上足足走了五個月的時候,來終究來到了長安。
士燮的投誠,宣佈交州今後重歸中原版圖,除了偏安一隅的吳國,馬超根基上已經同一天下了。
不過看在諸葛亮的麵子上,馬超還是親身歡迎了諸葛瑾,以國宴的規格接待了他三日,然後就讓他帶著送來的金銀珠寶,原路返回江東,並未給諸葛瑾許下任何的承諾,反而讓諸葛瑾給孫權帶話,叫孫權抓緊時候整武備戰,不日以後,馬超將親身提兵南下,與孫權會獵於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