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仲秋紀第八[第3頁/共4頁]

二曰: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君臣、高低、親疏之所由起也,治亂、安危、過勝之地點也。過勝之,勿求於他,必反於己。

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舉凶器,行凶德,猶不得已也。舉凶器必殺,殺,以是生之也;行凶德必威,威,以是懾之也。敵懾民生,此義兵之以是隆也。故古之至兵,才民未合,而威已諭矣,敵已服矣,豈必用枹鼓兵戈哉?故善諭威者,於其未發也,於其未通也,窅窅乎冥冥,莫知其情,此之謂至威之誠。

齊桓公良車三百乘,教卒萬人,覺得兵首,橫行海內,天下莫之能禁,南至石梁,西至酆郭,北至令支。中山亡邢,狄人滅衛,桓公更立邢於夷儀,更立衛於楚丘。

行之是令,白露降三旬。仲秋行春令,則秋雨不降,草木生榮,國乃有大恐。行夏令,則其國旱,蟄蟲不藏,五穀複活。行冬令,則風災數起,收雷先行,草木早死。

夫民無常勇,亦無常怯。有氣則實,實則勇;無氣則虛,虛則怯。怯勇真假,其由甚微,不成不知。勇則戰,怯則北。戰而勝者,戰其勇者也;戰而北者,戰其怯者也。怯勇無常,倏忽來往,而莫知其方,惟賢人獨見其所由然。故商、周以興,桀、紂以亡。巧拙之以是相過,以益民氣與奪民氣,以能鬥眾與不能鬥眾。軍雖大,卒雖多,無益於勝。軍大卒多而不能鬥,眾不若其寡也。夫眾之為福也大,其為禍也亦大。譬之若漁深淵,其得魚也大,其為害也亦大。善用兵者,諸邊以內莫不與鬥,雖廝輿白徒,方數百裡皆來會戰,勢使之然也。幸也者,審於戰期而有以羈誘之也。

趙簡子有兩白騾而甚愛之。陽城胥渠處廣門之官,夜款門而謁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醫教之曰;‘得白騾之肝,病則止;不得則死。’”謁者入通。董安於禦於側,慍曰:“嘻!胥渠也。期吾君騾,請即刑焉。”簡子曰:“夫殺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殺畜以活人,不亦仁乎?”於是召庖人殺白騾,取肝以與陽城胥渠。處無多少,趙發兵而攻翟。廣門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獲甲首。人主其胡能夠不好士?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始收聲,蟄蟲俯戶。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則一度量,平衡量,正鈞石,齊鬥甬。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