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先識覽第四(2)[第1頁/共6頁]

楚之邊邑曰卑梁,其處女與吳之邊邑處女桑於境上,戲而傷卑梁之處女。卑梁人操其傷子以讓吳人,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儘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吳人焉敢攻吾邑?”舉兵反攻之,老弱儘殺之矣。吳王夷昧聞之,怒,令人舉兵侵楚之邊邑,克夷而後去之。吳、楚以此大隆。吳公子光又率師與楚人戰於雞父,大敗楚人,獲其帥潘子臣、小帷子、陳夏齧。又反伐郢,得荊平王之夫人以歸,實為雞父之戰。凡持國,太上知始,其次知終,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國必危,身必窮。《孝經》曰:“高而不危,以是長守貴也;滿而不溢,以是長守富也。繁華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

孔子始用於魯,魯人鷖誦之曰:“麛裘而韠,投之無戾。韠而麛裘。投之無郵。”用三年,男人行乎途右,女子行乎途左,財物之遺者,民莫之舉。大智之用,固難逾也。子產始治鄭,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民相與誦之曰:“我有田疇,而子產賦之。我有衣冠,而子產貯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後三年,民又誦之曰:“我有田疇,而子產殖之。我有後輩,而子產誨之。子產若死,其使誰嗣之?”使鄭簡、魯哀當民之誹訾也,而因弗遂用,則國必無功矣,子產、孔子必無能矣。非徒不能也,雖罪施,於民可也。當代皆稱簡公、哀公為賢,稱子產、孔子為能。此二君者,達乎任人也。

尹文見齊王,齊王謂尹文曰:“寡人甚好士。”尹文曰:“願聞何謂士?”王未有以應。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齊王曰:“此真所謂士已。”尹文曰:“王得若人,肯覺得臣乎?”王曰:“所願而不能得也。”尹文曰:“使若人於廟朝中深見侮而不鬥,王將覺得臣乎?”王曰:“否。大夫見侮而不鬥,則是辱也,辱則寡人弗覺得臣矣。”尹文曰:“雖見侮而不鬥,未失其四行也。未失其四行者,是未失其所覺得士一矣。未失其所覺得士一,而王覺得臣,失其所覺得士一,而王不覺得臣,則向之所謂士者,乃士乎”?王無以應。尹文曰:“今有人於此,將治其國,民有非則非之,民不過則非之民有罪則罰之,民無罪則罰之,而惡民之難治,可乎?”王曰:“不成。”尹文曰:“竊觀下吏之治齊也,方若此也。”王曰:“使寡人治信如果,則民雖不治,寡人弗怨也。意者未至然乎!”尹文曰:“言之不敢無說,請言其說。王之令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民有畏王之令、深見侮而不敢鬥者,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見侮而不敢鬥,是辱也。’夫謂之辱者,非此之謂也。覺得臣不覺得臣者,罪之也。此無罪而王罰之也。”齊王無以應。論皆若此,故國殘身危,走而之穀,如衛。齊湣王,周室之孟侯也,太公之以是老也。桓公嘗以此霸矣,管仲之辯名實審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