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柯淡淡一笑:“蒯兄不必心急,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明日起我要攜美人泛舟洛河,作清閒遊,蒯兄請靜候佳音。”

蒯欽不住點頭:“侯爺言之有理啊,不過,此二人另有一個弊端,均剛愎自用,且錙銖必較,有仇必報,有一段典故不知侯爺傳聞過冇有?”

文鴦、文虎投降後,軍吏要求誅殺兄弟二人,司馬昭說:“文欽罪大惡極,他的兒子當然該殺。隻是他兄弟二人是無路可去,才投向我軍;何況城池未破,殺了他們,反而會使守軍驚駭而奮戰不肯出降。”因而,司馬昭赦免二人極刑,又表薦文鴦、文虎作將軍,賜爵關內侯,並讓二人帶領數百馬隊巡城,對城中守軍大喊:“文欽的兒子都不被殺,其彆人有甚麼好怕的!”城內是以士氣渙散,不久,壽春城便被攻陷。城破後,司馬昭讓文鴦兄弟殮葬了文欽。(欽子鴦及虎將兵在小城中,聞欽死,勒兵馳赴之,眾不為用。鴦、虎單走,逾城出,自歸大將軍。軍史請誅之,大將軍令曰:‘欽之罪不容誅,其子固該當戮,然鴦、虎以窮歸命,且城未拔,殺之是堅其心也。’乃赦鴦、虎,使將兵數百騎馳巡城,呼語城內雲:‘文欽之子猶不見殺,其他何懼?’表鴦、虎為將軍,各賜爵關內侯。”)

楊柯哦了一聲:“願聞侯爺高論?”

“新君教員衛瓘衛伯玉乃建國重臣,先是克益州平巴蜀而不居功,後又都督平州誹謗北方部族,定邊患而辭先帝授其爵,年高德勳,刻薄謙遜,滿朝同僚愛護。就是如許一個老臣因為獲咎了二人的門客歧盛,二人必欲置衛伯玉於死地,與長史公孫宏同謀,令其上奏衛伯玉有謀反之心,一旦坐實,這但是滅族的大罪啊,僅僅因為意氣之爭就起了這類暴虐的動機,幸虧先帝賢明,冇有聽信讒言,反而斥責二王,併成心奪其兵權,起用臨海侯裴楷掌軍。”

楊柯趕緊賠罪:“文候請恕鄙人無禮,不過如剛纔蒯兄所言,那二王的心性,文候也要把穩此子啊。”

楊柯俄然插嘴:“我還傳聞,那司馬繇是前朝山陽亭侯諸葛誕外孫?”

楊柯俄然話鋒一轉:“可貴文候有興,不談絕望的事了,鄙人新得了一罈好酒,本日與文候縱情一醉。”說完,叮嚀傳菜上酒,殷勤相勸。文鴦苦衷重重,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便藉端請辭了,楊柯也不挽留。送走了文鴦,蒯欽俄然抬高聲音道:“文候已入甕,你何時會動這個棋子?”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