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時分,勝保好夢正酣,有人來敲房門。勝保一驚而醒,然後聽得他的老仆顫抖的聲音:“大帥,多大人已經進了中門,他,他是來傳旨的!”
“該大臣務即力求挽救,毋再玩忽,謂朝廷寬典之可幸邀也!”
當時同州、朝邑一帶,回亂最烈,距天下重險的潼關,不過數十裡之遙,回匪如果拚了命,一日可到。而西撚正在往西竄犯,如果撚回合流,潼關的局麵就非常傷害了。萬一潼關不保,由西北而中原,必全域性腐敗。
“倘或有失,該大臣自問,該當何罪?並何顏麵以對天下?”
慈禧的麵上浮出笑意,這類委宛但果斷的姿勢,是在她預猜中的。
慈禧和恭王終究壓不住火,連降三道諭旨。口氣一道比一道峻厲:
這一天,正在西花廳和一班幕僚案牘“詩會”,材官出去,謹慎翼翼地報說:多隆阿將軍的兵已經到了渭河南岸,在灞橋橋頭安營了。
多隆阿先到了潼關,他一安下營來,就請了駐紮在黃河對岸、山西境內的西安右翼副都統德興阿來第宅會晤。
多隆阿冇有答覆他的題目,微微一笑,說道:“誰曉得呢?歸正上頭如何叮嚀,我就如何辦。”內心卻說道:你在上麵熟諳人,人家前麵就冇有人了嗎?
但是如何“力求挽救”呢?
勝保部下的兵,顛末他近年來幾次的侵餉、濫威。已經不是祺祥政變時候的兵了,更加不是八裡橋時候的兵了。全然地打不了仗了。
*(未完待續。。)
因為勝保的荒唐,“撚亂”、“回亂”以外,又生出一個“苗亂”,中心機樞、處所督撫,對勝保無不切齒悔恨,私底下皆曰“可殺”!
朝廷多次飭令勝保東援同、朝,但不曉得勝保到底吃甚麼吃壞了腦筋?隻在西安日日置酒高會,濫作威福,明天打打誰的軍棍,明天瞅誰不紮眼,上本參奏。急如星火的軍情、朝廷的嚴詞催促,統統置若罔聞。
德興阿這個西安右翼副都統會跑到山西來,是拜勝保之賜。
德興阿和多隆阿都是黑龍江出來的,還是很近的親戚,也不識漢文。但他鹵莽使酒,有勇無謀,才氣遠不能和多隆阿比擬,曾因連打敗仗被貶至六品,厥後高低活動,又漸漸升到了二品的副都統之位。
不但如此,他還生出新的花腔,奏請以陝西巡撫“幫辦軍務”。如果奉準,陝西巡撫就成了他的名正言順的部下,他的“劄”,就更加理直氣壯、揮灑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