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鞭子[第3頁/共4頁]

“如何是碌碌有為,”關卓凡改正道,“曾九帥看到我們來了,多少也要再儘力一些。”

天然是短長的,隻是正在說軍務上的事,如何俄然轉到“彈壓的工夫”上去了?劉郇膏遊移著,一時冇能明白關卓凡的意義。

(半夜放在早晨)

“軒帥說的是,但是不陪著他演戲,又能如何?”劉郇膏無法地說,“畢竟承諾了曾督帥的……”

“儘當得起了。”曾國藩淺笑道,“但是以你看來,若要辦洋務,當以何者為先?”

“逸軒,傳聞你的洋話,說得很好?”

他是真的能識才賞才愛才的人,不由便改容相向,臉上頭一次現出了笑意,欣喜地說:“逸軒,我冇想到你另有如許的見地。好!好!像你如許的人纔多一些,何嘗不是國度之福?”

“高瞻遠矚若太史公者,在《史記》中亦將《貨殖傳記》排在第一百二十九篇,前麵獨一一篇類乎跋語的自序,實已將販子列為最後。何故按你的意義,洋務竟似離不開販子?”

*

“下官覺得,洋務的事情,如果官、商、洋三者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則能夠相得益彰。”關卓凡恭恭敬敬地說道,“像電報如許的事,於軍務以外,其實在民政商務上,也都很有可資操縱之處。”

“不瞞督帥說,卓凡先頭在帳外見到的曾世兄,就是如許的大才!”關卓凡堂而皇之地把曾紀澤點了出來。

“不敢當。”關卓凡淺笑道,“不過步軍衙門的兵,彈壓的工夫是好的,手上都有絕活兒,特彆是一條鞭子,能夠使得入迷入化。要恐嚇人的時候,能夠在你鼻尖三寸之前,打響一個鞭花,卻毫不傷你分毫,你說短長不短長?”

我既然來了,就非把這一年時候省下來不成!

“逸軒,你此次西來,有兩萬多人,是誰在替你辦糧台?如果缺甚麼,我讓沅甫的吉字大營給你調過來。”

“不兵戈,我的糧台上倒是安逸,不過一年半載下來,碌碌有為,單是看著彆人兵戈,怕把兵養疲了。”

曾國藩一愣,終究哈哈大笑起來。

“嗯,不必揚鞭自奮蹄。”關卓凡笑道,“不過曾九帥用的,不是強攻,而是圍城之法――他想用江寧核心的統統軍隊,幫他漸漸困死了長毛,但最後一下,卻要由他曾九帥來獨成克江寧之功。這個快意算盤,打得不錯,他吉字大營的傷亡能夠減到最小,不過如許一來,不唯軒軍,就連鮑超、張運蘭、蕭啟江這些湘軍的軍隊,也都隻好陪著看他演戲,虛靡餉銀,空耗光陰,豈是國度之福?”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