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送喪?[第2頁/共5頁]

好不輕易熬到火燼,一個個的神采,就都不多數雅了。

觀者、聞者,公開裡都說,母後皇太後真恰是慈母心腸,愛子心切!

特彆是醇王。

母後皇太後極其禮遇“痘神娘娘”,“痘神娘娘”神像之前,是全部的皇太後儀仗,以後,是九條紙紮的“龍船”和數不清的紙紮金銀財寶。

以後,母後皇太後回宮,諸王公則陪侍“痘神娘娘”,自欽安殿解纜,一起向南。

明善回到外務府,當即行文禮部,說欽奉懿旨,如此這般,你們從速的,替滿天神佛加官進爵啊!

還說,母後皇太後如此“給麵子”,這位“痘神娘娘”,若還賴著不肯走,就未免太惡棍了。

天崩地坼之初,百官哭靈之時,要燃燒大行天子生前禦用物品的一小部分,此謂之“小丟紙”;到了“奉安”的時候,梓宮入陵,再燃燒大行天子生前禦用物品的大部分,此謂之“大丟紙”。

這條長長的步隊,一起鼓樂吹打,由北而南,穿過紫禁城,出午門,再出大清門,在大清門前的棋盤街停下,那邊已經事前備好一座祭壇,“龍船”和“金銀財寶”儘數奉上壇去,然後舉火焚之,一時之間,烈焰高漲,火光熊熊。

萬青藜、方鼎銳遵循關卓凡所授。如此這般,回稟母後皇太後,母後皇太後天然“從善如流”,替神佛們加官進爵的事兒。就擱下來了。

禮部尚書萬青藜、侍郎方鼎銳看了公文,都以為外務府混鬨,真這麼乾,傳了出去,必然被當作笑話來講的,但是,這個事兒,母後皇太後畢竟已經點了頭,如何辦好呢?

玄每上帝,即真武大帝。

壽皇殿供奉著聖祖以下,包含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諸帝的“聖容”,這是向祖宗回報小天子病情、感激祖宗保佑、請祖宗放心的意義。

在場的親貴,年紀大的,都插手過宣宗的喪儀;年紀輕的,很多也插手過文宗的喪儀,都感覺,麵前燃燒“龍船”的氣象,和“小丟紙”、“大丟紙”,非常類似。

辦這個差使的,是幾位外務府大臣中排名較後的明善。

“痘神娘娘”的神像,就踏著這條極長極長的紅地氈,從養心殿“移駕”欽安殿。

不過,陣仗還是非常之大。

關卓凡看過公文,笑了一笑,說道:“照齋、子穎,這個事兒好辦,你們就這麼回母後皇太後,說對鬼神崇功報德,本是應當的,但是,總得比及聖躬真正大安了,才談得上‘酬功’一層——這就像軍功,冇有個仗還在打著,就封官進爵的事理吧?”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