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腦洞大開[第1頁/共4頁]

如果在裁撤之列,則所謂的提督銜,實在還不如在役的大頭兵――人家好歹另有一份乾餉可拿,您呢,裁撤以後,除了頭上的亮紅頂子,就啥也冇有了。

“王爺,”曾國藩吃力的說道,“撤勇發遣,端方是結清欠餉以外,再發兩個月的恩餉,事到現在,天然冇有甚麼欠餉可言,如果對比兩個月恩餉的標準……呃,‘贖官’,我怕此輩,呃,一定滿足……”

湘係紮在江寧的根子,也今後給拔掉了。

在此之前,隻要小我向朝廷“捐官”的,那裡有倒轉了過來,朝廷向小我“贖官”的?

關卓凡哈哈一笑,“滌翁想到那裡去了?我說‘二次裁軍’,不過一個比方,那裡能真對比撤勇發遣的端方呢?”

“買斷旗齡以後,”關卓凡說道,“旗籍固然儲存,那份餓不死、吃不飽的賦稅,卻冇有了;同時,既有了生業的答應,又有了生業的本錢,兩下裡一湊,但凡是小我,就不能不儘力生業!”

“人同此心,事同此理!”關卓凡微微進步了聲音,“我想,這班散兵遊勇,如果有了立品、生業的本錢,同時,冇了免於刑責的‘護身符’,總不成,還會、還敢,持續為非作歹、無所顧忌?”

非論如何“升級遞補”,非論缺分同銜級相差多遠,隻要補上了,就該以手加額;更多的人,由始至終,甚麼實缺也補不上,頭上戴著紅頂子、藍頂子,拿到手的,還是一份大頭兵的薪餉。

曾國藩心頭,大大一跳,“王爺的意義……”

二次裁軍?

因而,提督銜的補都司、守備的缺,總兵銜的補守備、千總的缺的景象,也呈現了。

頓了頓,“關鍵有二:第一,宦囊已空,莫說‘近鄉情怯’,就是返鄉的川資,都湊不出來;第二,以頂戴、功名為父母,覺得朝廷的刑典,不能加於己身,兩下裡一湊,自但是然,開端明目張膽的騷擾處所、找‘快錢’,因而,作奸不法,各種犯警,橫行無忌。”

但是,即便如此,也隻能安插一部分,另有很多已經補上了實缺的,實在冇有合適的位子安設,隻好同冇有補上實缺的,一體裁撤。

曾國藩將湘軍海軍改頭換麵為長江海軍,很首要的一個考慮,就是“安插有功將弁”,則長江海軍的人浮於事,能夠想見;而這班“有功將弁”,視長江海軍為本身的“養老院”,不思進取、軍紀廢弛,也就“理所當然”了。

“是!”關卓凡點了點頭,“我大抵算過一筆賬,朝廷要‘回贖’的頂戴,總有一千幾百的數量,攏在一起,約莫要破鈔……兩百萬兩銀子吧!”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