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英公使的人選,非直隸總督權柄範圍以內的事,關卓凡這句話,既冇有直接問他甚麼,他是恪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人,也就不主動扣問。
曾國藩取下遠視鏡,珍而重之地放回了盒子。翻上盒蓋。然後,翻開另一個盒子。取出鏡子,戴好了。
賓主坐了下來,關卓凡天然上座,趙烈文鄙人相陪。茶方纔端了上來,還冇啜上一口,關卓凡就向門外喊了一聲“來啊”,貝勒府的聽差掀簾進屋,捧著兩隻長條形的小木盒子,悄悄地放在關卓凡身邊的案幾上。
曾國藩暴露訝異的神采,他不能不說話了:“請貝勒明示。”
“不客氣,滌翁是太忙了,徇國忘身,我不過代其勞罷了。”
關卓凡啜了口茶,說道:“有一件事,滌翁必是曉得的。本來,客歲年初的時候,就該向英國派駐公使的。這個位子,虛懸至今,已是整整一年了……”
他拿起《大學章句集註》,還未翻開,隻看了封麵一眼,便又不自禁的“咦”了一聲,聲音中,透著又驚又喜。
安靜下來以後,曾國藩又透了口氣,這才擺擺手說道:“他如何當得?貝勒,千萬不成,千萬不成!”
曾國藩是真正打動了,他拱手一揖,說道:“貝勒無微不至,國藩感念無已。”
調子微微帶著一點顫音。
翻開內頁,隻看了半晌,一雙手便微微地顫抖起來。
“曾劼剛。”
過了好一會兒,曾國藩醒過神來,說道:“貝勒說……”
心內裡還是奇特:關我甚麼事兒呢?
曾國藩“哦”了一聲,隨即沉默下來,並冇接關卓凡的話頭。
他轉向趙烈文,說道:“惠甫,勞你的駕,給滌翁取一本書過來。”
過了半晌,轉向趙烈文,淺笑說道:“惠甫,瞧這個景象,此後,約莫不再需求你們替我念奏摺、讀塘報了。”
言畢站起家來,親身將兩隻小木盒子,放在了曾國藩身邊的案幾上。曾國藩當然冇有反應過來,趙烈文行動雖快,已經站起家來,想搶上接過,卻也晚了一步。
關卓凡凝睇著曾國藩,不說話。
關卓凡淺笑說道:“滌翁,再請試一試另一副鏡子,這是老花鏡——”
“第一,駐英公使要通洋務——這不消說了;第二,最好也通英文。當然,言語不通,有通譯服其勞,各國駐華公使,也一定都通中文。但是,滌翁曉得,我們的景象,和西洋諸國,畢竟不大一樣,駐外公使,還是以曉得駐在國說話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