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初試啼聲 (二更)[第1頁/共4頁]

喜的是李秀成分開,並且帶走了他最為精銳的三千中軍,上海的壓力,彷彿無形中減弱了一分。憂的是,代替李秀成節製全軍的,是他的悍將譚紹光,凶名最著,破杭州的一役,殺人無算,這一回他做了主將,恐怕更加會狠打狠衝,一旦終究攻破上海,滿城生靈不免塗炭。

衝鋒的承平軍固然遭到如許的打擊,氣勢卻仍然很盛,他們都是特選出來的英勇之徒,仰仗以往的經曆,堅信隻衝要近了壕溝,官軍必然會逃,因而強頂著城上的炮火,飛奔而前。

承平軍舉軍驚詫,一時萬眾無聲,卻見前麵百丈之處,從地下冒出近千小我頭來。

天京的局勢岌岌可危之下,站出來挽救了洪秀全的,恰是李秀成。他精於用兵,智謀百出,敵部下也以恩德相結,深得推戴。因而承平軍兵勢複振,突破了江南大營,囊括江蘇,霸占杭州,培養了承平天國的一段複興,被洪秀全許為“萬古忠義”,封了忠王。此次他帶領三萬人從杭州解纜,並號令劉肇鈞從姑蘇出兵,兩路併發,勢要踏平上海,拔掉朝廷在東南的最後一個釘子。

藏在壕溝裡的,是克字營和先字營的兵,一共八百支洋槍,由伊克桑親身帶領。埋伏的目標,是為了等長毛抵近時,俄然開仗,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成果不知是哪一個不開眼的兵,因為過於嚴峻,俄然就起家放了一槍。克字營手裡的洋槍,不算特彆精美,在百丈的間隔上,本該冇有這麼好的準頭,阿誰兵本來對準的是誰,也還難說,恰好這一槍莫名其妙的正中那名炮手的脖頸,竟然一槍斃命。

(感謝暗湧、黨批示、魚之樂、ybch、書友1091的打賞。)</dd>

但是亦有好處――這一槍很有震懾之效,承平軍天然不曉得這是胡亂放的一槍,把它當作了官軍的“立威之舉”,一時對官軍洋槍的射程和準度大為顧忌,剛結成的陣型,便有些亂了起來,不由地再向前麵退開了十餘丈,方纔站穩,銳氣上便有小小的波折。

官軍有洋炮!郜永寬先吃一驚。而城上的丁世傑,則籲了一口氣――鬆江西城的城牆上,本來有三門炮,都是鑄鐵所製,伊克桑又以大絞盤,將營中的兩門野炮吊上了城。打頭這五炮,是以實心彈幾次校準過的,務求第一擊必中,因為前麵就打不了這麼準了。

“大哥放心!”郜永寬信心滿滿地說,“上海的官軍不比湘軍,孱羸得很,不管他甚麼軒軍,也不管他甚麼旗營綠營,我明天必然打他個稀巴爛。”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