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番外之覆巢之五[第3頁/共4頁]

不過,想想郡主自小在那偏僻之地長大,不大通都城禮數也是有的。鄭老尚書就想讓李釗勸一勸鎮南王殿下,李釗道,“我豈是冇勸過的,隻是,殿下阿誰性子,老相爺也曉得,那裡是個能勸得動的,順毛捋還罷了。他最疼郡主,又不是甚麼大事,何不令殿下順心,這也大過年的了。”

為著大美能不能插手祭天之事,禮部盧尚書看秦鳳儀冥頑不靈,一幅昏頭作派, 幾乎又要去官了去。還是鄭老尚書勸住了他,秦鳳儀除了想叫閨女插手祭天之事外, 政務上頗是腐敗, 並且,對內閣一貫信重。特彆有先前大皇子在朝時的對比,更是仁厚穩妥,便是以鄭老尚書的老辣目光來看, 秦鳳儀因有就藩十年管理南夷的根柢, 他對於政務民生極其體味, 手腕更是剛柔並濟, 底下人底子亂來不了他。並且,秦鳳儀入城以來,束縛兵士, 安駐宮外,這都城表裡,與當初陛下在時也不差甚麼的。郡首要跟著祭天,雖有違禮法,能夠做到內閣首輔的,又有哪個是拘泥之人呢。固然鄭老尚書也是狠惡反對,實在心下並未將此視為要緊大事,更何至於要辭尚書之位呢?

李鏡考慮一回,道,“我伶仃去不大好,我回一趟孃家,請太太與我一道去。”

但,能勸還是要勸一勸的,鄭老尚書就想著,鎮南王是個著名的懼內,王妃一貫明理,鎮南王這裡走不通,不如去跟王妃說一說此事。

到臘八,裴太後讓李鏡進宮來,與她一道在慈恩宮前煮了臘八粥,分賜諸宗室親貴、朝中重臣。以後,裴太後就是與李鏡籌議過年的事了。裴太後道,“鎮南王為人謹慎,為避嫌,一向不肯住進宮來。隻是,這過年,宮裡都有宮宴,後宮的宮宴,便是我們孃兒倆主持。前朝總得有個主事的,二郎一貫誠懇,不是這塊質料,四郎五郎六郎年紀又小,哀家想著,誰都不如鎮南王安妥,前朝的宮宴,就交給他吧。”

李鏡趕緊道,“祖母說的非常,我也正想著年後孩子們讀書的事兒呢。隻是,大陽身邊的伴讀已是親王世子的例了,依朝廷法度,不好再添。”

李鏡點頭,“我曉得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