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謝明曦和盛鴻倒是不謀而合:“你說得冇錯。不管何時何地,都得有自保之力。”
婆媳兩個一邊演戲,一邊在心中暗自嘲笑。
然後,不無自嘲地補了幾句:“臣妾本想和皇上一同前去。隻是,母後一見我便心中不快。臣妾便失禮一回,不去叨擾母後了。”
遠親的母子,再氣再怒,也不成能記恨一輩子。
盛鴻眸光一閃,低聲道:“新年以後,幾位皇兄便要聆聽聽政,各領差事了。我還得在鬆竹書院再待上一年。”
俞皇後淺笑著說道:“伉儷本為一體,臣妾也和皇上一樣,對母後一片孝心。”
一眾嬪妃內心各自腹誹不提,麵上笑容不竭,滿口的阿諛,一派花團錦簇。
“母後已近六旬。朕到底是兒子,總得孝敬母親。”
謝明曦悄悄地看著盛鴻,好久,才輕聲道:“盛鴻,你真的想清楚了嗎?”
……不諒解還能如何?又不能換個親孃!更不能像懲罰妃嬪一樣,動輒打入冷宮。晾了李太後一個多月,於建文帝而言,已是前所未有。
是啊!
俞皇後含笑道:“女人家讀書,是為了知事明理。蕭語晗和李湘如皆是蕙質蘭心之人,在蓮池書院讀書四年,皆非常出眾。最後這一年,不讀也無妨。”
至於被無辜關進慈心庵的永寧郡主,建文帝壓根冇放在心上。
婆媳不睦,夾在親孃和老婆中間的滋味實在不好受。便是一朝天子,對此事也非常頭痛。
便是今後為藩王,也得運營宮中朝堂權勢。不然,便不是清閒安閒,而是“報酬砧板我為魚肉”了。
建文帝倒是龍心大悅。
偶然候,有些話,不必出口。
阿誰死老太婆,活了六十歲,如何還不死?
這一場風波,能換來李太後的幡然悔過完整悔過,能換來婆媳和諧敦睦後宮安寧,也就罷了。
李太後芥蒂一去,身材很快好轉。
四皇子大婚之期,則在六月初二。
新年元日,眾誥命進宮覲見皇後,宮中嬪妃也一一進椒房殿存候。
謝明曦所料未錯。
李太後豁出老命懺悔大哭了一場,終究換來了兒子的諒解。
兒子貢獻母親天經地義!
我不肯你在以後的數年裡,為本日所做的決定悔怨。
端妃被狠狠發落過一回,失了寵嬖,現在誠懇循分多了,聞談笑著阿諛道:“太後孃娘一向病著,若聽聞三皇子四皇子即將大婚的喜信,或許衝一衝病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