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蔚考中了探花,燦爛門楣,給娘娘爭了顏麵。你這個做堂兄的,也彆吝嗇。送份厚禮疇昔,就當是做給大師看。也讓大師都看到你改過改過的誠意。”
謝元亭嘲笑一聲:“我甚麼時候說要改過改過了?你彆自說自話了!”
“皇後孃娘幼年時在蓮池書院讀書,驚才絕豔。若娘娘是男兒身,隻怕早已考了個狀元返來。”
謝元亭目中嗖嗖地閃著火星,一張俊臉的確要氣歪了:“孫三丫!”
謝元蔚幼年多才,十五歲便考中探花。堂姐是皇後,堂姐夫是皇上,出息無量。
徐氏性子粗暴不失奪目果斷,謝銘是個刻薄的誠懇人,闕氏脾氣聰明,謝蘭曦和順堅固,謝元舟做事經心,謝元蔚一舉考中探花。
謝元蔚考中探花,謝明曦也覺欣喜。
實在,俞家枝茂根深,俞大人身為翰林院掌院,才學滿腹。俞家也不乏有出息的後輩。隻是,俞家風景數十年,眼熱之人比比皆是。現在俞家遭了殃,內鬥不休,世人也樂得再踩上一踩,再捧一捧謝家。
謝家設席那一日,謝明曦厚賞謝元蔚。從玉扶玉皆是謝府出身的丫環,當日代皇後孃娘回謝家,給謝家增足了顏麵。
謝鈞被世人吹噓的飄飄然,再看侄兒謝元蔚,如何看如何紮眼。甚麼血緣不血緣的,歸正生在謝家,長在謝家,便是端莊的謝家子孫。
……
“要不是太後孃娘想操縱你給皇後孃娘添堵,你連回都城的機遇都冇有。隻配在臨安老宅裡,和我這個母老虎過日子。”
謝鈞忙於政事,謝老太爺袖手不問俗務,內宅瑣事一概由徐氏籌劃。謝銘身為探花郎的親爹,喜不自勝,親身跑腿籌辦喜宴。
“他爹是拖油瓶,他底子不是謝家子孫!”
孫氏半點不怵,持續揭謝元亭的傷疤:“是是是,你纔是端莊的謝家子孫!可惜你資質平淡,讀書不爭氣,又胡作非為,被親爹嫌棄。”
孫氏翻了個白眼,乾脆不睬嘴賤的丈夫,親身備了份厚禮送去二房。
謝鈞現在一千個一萬個感激當年的謝明曦,若不是謝明曦暗中命人送信去臨安,謝老太爺徐氏等人也不會來都城。謝家那裡有本日風景?
孫氏惡狠狠地橫了謝元亭一眼:“如何了?你還想打我不成?”
最後這一句,說得就有些誅心了。
“謝家以詩書傳家,不是那等隻靠著後族光榮度日的家屬。”
冇有血緣乾係的孃家二房世人,為她這其中宮皇後撐足了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