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了一個夏季的馬廄,喜信頻傳。蘇雙說,不久便會稀有匹良駒產下。青駹馬居功至偉。

第二天,劉備又請來公孫瓚,扣問閻柔出身詳情。

名師出高徒。

北地春來晚,冰雪未溶解。病菌未能分散,再加上病患收留救治及時,瘟疫幸未涉及樓桑邑。

公孫瓚這便說道:“閻柔少時曾被烏桓、鮮卑俘虜。在胡人部落中長大。非常胡人所信。”

此中血淚,當真不忍直視。身負血海深仇,卻還能與胡人混跡為友。閻柔此人,非常人也。

“也好。”到底都是少年心性。閻柔也不矯揉造作,利落的直起家來。

“兄長多慮了。”劉備笑著點頭:“我隻是在想,事若能成,當何故為謝?”

邑落以上為部或部落。“數百千落自為一部”,部的大小差異,相互兼併,很不穩定。

見劉備,這便起家號召他出去。

“無它,去北疆販馬。”閻柔答道。

《後漢書·烏桓傳》載:“邑落各有小帥,數百乾落自為一部。”落,常為戶之意。每帳戶或帳落,少則七八口多則十餘口。多少落相聚則為邑落或簡稱為邑。“約莫每邑落約有2、三十戶”,“每一邑落當有人丁一百幾十人至二百幾十人”。

聽此問,閻柔麵色一緊。跟著又展眉道:“豈止熟諳。胡人對我非常信賴。”

閻柔悄悄點頭:“若隻為馬匹,(閻)柔確有體例。”

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賓主落座。

公孫瓚亦笑道:“賢弟所言極致。我二人同窗為學,又早已瞭解。便是同門,又是兄弟。閻柔你不必拘禮。”

話說,年前公孫瓚曾言,有人能解缺馬之急。卻不知他說的是何人?

想必,閻柔口中的新單於,就是他吧。

公孫瓚貴族後輩,在宿館三層租了一套彆館居住。常日另有婢女家仆,奉侍起居。恰是飯時,門生們多去食堂用餐。等劉備趕到三樓彆館,公孫瓚正與一胡服少年談笑風生。

公孫瓚這便鬆了口氣:“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言謝!事成以後,給他在邑中找個安身立命的差事便是。”

待路上堅冰開端熔化,車馬已能勉強通行。

公孫瓚這便將所知,娓娓道來。

見劉備默不出聲,公孫瓚知他起疑,這便勸道:“閻柔乃愚兄老友。其人忠肝義膽,重諾輕死。此去必能馬到功成,賢弟大可放心。”

《三國誌》裴注引《魏書》記烏桓民風雲:“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為姓。”也就是說一個部落的人在同一個期間內都是同一個姓氏的,這個姓氏就是當時統治這個部落的最健旺、最凶悍的大人的氏姓。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