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舍為南北長屋,高低三重。底下裝貨,中層待客,頂層留宿。一排南北邸舍火線,再建一條東西向的直軌。與邸舍內南北向的軌路以轉車台相連。東西直軌中段,一樣用十字轉車台,連通一條四軌雙道,與三裡外的臨鄉城直連。
算了。
從後代濩澱水的名字,亦不難瞭解此水的狀況。‘濩’,漫衍。‘澱’,淺湖。濩澱水,便是一條漫衍著很多淺湖的水流。
劉備又在寢肆後院,伶仃辟出一地,新建一樓,稱:凝香閣。請來西域香師,素手調香。
東南向的濩澱水,逕臨鄉城南。與臨鄉城擦了個邊。劉備製作的南港,要從東南向的濩澱水路,引一條東西向的直渠。然後繞臨鄉新城一週,再與城北濩澱上遊水路續接。不但掘渠成港,亦能引水護城。一舉兩得。
南港城內,列建邸舍。每座邸舍,皆以直軌與港口處相對應的‘丁’字長堤相通。換句話說,每座‘丁’字長堤,都對應一座邸舍。邸舍內架橋吊,一樣是畜力驅動。可將貨色分類堆積。
香露的好處太多。遭蚊蟲叮咬,隻需塗抹患處,便能止癢。沐浴時,滴入少量,神清氣爽。平時照顧,提神醒腦,長袖流香,蚊蟲遠避。時人大愛。
換句話說,臨鄉一地,有三條水路連接南北巨馬水。由西向東,彆離是:酈亭溝、督亢溝、濩澱水。
如此一來,堆在邸舍內的貨色,便可通過南北雙軌,源源不竭的運往臨鄉城。而臨鄉城內的貨色,亦能源源不竭的運抵邸舍,再裝船出港。經南北巨馬水路,販運大江南北。或經過酈亭溝水、督亢溝水、濩澱水,在臨鄉諸城之間,來往轉運。
三百年後,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注》時,濩澱水還是一條四周漫衍著很多淺湖的水流。可想而知,時下督亢眾多,濩澱水早已與大澤沆瀣一氣。河道儘淹冇在白澤之下。
正如城倉長的設立。跟著南港城的呈現,劉備便可類比‘船司空縣’設立‘南港船司空城’。將督亢、樓桑、西林、酈城,四港,皆劃歸‘南港’統領。
辦理船舶、水路的最初級官吏,稱‘都船令’。武帝時始置,附屬執金吾,掌治水事。《漢書·百官公卿表》:“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執金吾。屬官有中壘、寺互、武庫、都船四令丞。”此中都船、武庫有三丞,中壘置兩尉。
為辦理調劑漕運船舶,西漢在河、渭之交建‘船司空’官署,專管黃、渭河水運、船庫。後以船司空官名為縣名,稱:‘船司空縣’,隸京兆尹。《漢書·地理誌上》:“船司空,莽曰‘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