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裡臨鄉,稻收已近序幕。劉備乘遊麟號,來往巡查,表情更加輕鬆。洛陽已有六百裡公文送到。果如四大府丞所料,此事無驚無險。陛下並未見怪。
正如劉備先前所言。待賊滅,便助冀州百姓返鄉。高陽等鄰近薊國的冀州邊郡,賊影無蹤。公眾心繫故裡,紛繁南返。
船泊容城港。容城令盧儉,趕來接駕。收割完的稻田已開端蓄水保肥。遠處一座大城,雄踞於水天之間。遙看容城水天一線,劉備欣然點頭。比開初來時的爛泥地,可謂天壤之彆。隨行的上計令陳逸言道,容城令盧儉數年來,領容城住民圍湖造田,不竭深切西澱。新辟良田數十萬畝。已納編戶二萬,人丁二十餘萬。可謂循吏。
“如此甚好。”劉備欣然點頭:“臨來時,母親言道,二弟河店仆人已登船。胡氏亦隨船同到臨鄉。待船到,擇穀旦,便給二弟結婚。”
話說,兄弟三人本來出身草芥。因出身於微末,多收冷眼架空,故關羽倨傲。現在劉備貴為薊王。關羽年方二十,已領二千石高俸。傲氣必然是有的。正因居高望遠,方能禮賢下士,虛懷若穀。
郭泰明哲保身,申屠蟠見機行事。二人之名,如雷貫耳。蔡邕親身做媒,許配給恩師二子,足見其乃少年英才。
二弟關羽,與新任三台城長鬍輔,出十裡相迎。半月未見,關羽氣勢凸顯。寶劍鋒從磨礪出。如掛在身前的偃月刀普通,銳氣儘顯。
“與胡輔等城中官吏,亦要經常來往。”劉備叮嚀道:“世人皆知你我三人桃園結義,兄弟如手足,視你如視我。定要禮賢下士,虛懷若穀。不成嫉賢傲士,亂擺王弟架子。”
容城一眾官吏,多外派五縣,喜獲遷升。便是容城尉孫勉,也已食俸六百石。稱城都尉。
陛下亦留有背工。冇錯,五十五國貴女。
臣等,拍馬難及也。
“二弟。”劉備開窗表示:“可統統安好?”
再者說。戰事一起,薊國孤懸在北,又豈能獨善其身!
“大哥!”遙見劉備車駕,關羽驅馬相迎。
薊王唯德纔是舉。若年長卻居人下,便要撫心自問。每日三省吾身,本身究竟短在那裡。
天平道發難期近。依陛下所想,橫亙燕趙之間,毗鄰冀州的薊國,首當其衝,免不了戰亂兵禍。劉備曾與陛下密談,亦早知承平道即將發難。這才倉猝返國,厲兵秣馬,強大己身。此中原委,陛下心知肚明。
加上劉備乃天平道存亡大敵,薊國不免生靈塗炭。薊王積累家底,自當耗損一空。待戰事結束,彼時之薊國,還是此時之薊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