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曹操,叩見陛下。”
“聽聞薊王好胡女?”陛下又問。
洛陽表裡,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皆在議論薊王事蹟。
陛下又道:“薊王之請,臨時擱置。待嫡宗子長成,再分封不遲。”
曹操奮然出聲:“所謂急病施猛藥,亂世用重典。關東賊反不竭,恰逢國難當頭。故薊王快刀斬亂麻,以雷霆之勢,驅虎狼之兵,戰而勝之。操,更聞六國上表,薊王開倉放糧,收留冀州百萬流民,施以粥藥,今又連續助其返鄉。一心為公,何必再議!”
陛下悄悄點頭,這便看向劉備恩師:“盧尚書。”
曹節賠笑:“薊王祖上,前漢中山靖王有百二十子。依老奴看,薊王亦是多子多福,大富大貴之相。子嗣許不弱先祖。”
“哦?”陛下明知故問:“薊王有何話說?”
“曹議郎乃薊王莫逆之交,自當替他說話。”
今馬價奇高。養馬自當大賺。依陛下所想,所花財帛,必是戰役所得。
“且說來。”
“太尉既‘掌武事’,且問楊公,不知薊王此番行動,合常理乎?”
“議郎曹操,近前答話――”黃門令左豐大聲唱喝。
“臣倒是聽聞,薊王以戶萬錢之價,從三郡烏桓處,質買來‘北地雜胡’二萬戶。安設在安次縣中,為其養馬放牧。”
“此乃陛下家事,外臣不敢多言。”楊賜躬身答道。
西林邑,跑馬場。
陛下笑道:“薊王何其多子也。”
“臣在。”盧植穩穩出列。
“大將軍此言,老臣不敢苟同。”楊賜辯駁道:“天下十三州,皆我大漢國土。難不成坐等時勢腐敗,生靈塗炭?薊王先發檄文,又進表奏。再出兵平亂,有理有據。豈能以超越論處。”
“難樓此人首鼠兩端,行事多望風騎牆。彼時鮮卑勢大,便裡應外合,暗通曲款,抄掠邊郡。今大漢勢強,又昂首帖耳,反抄掠鮮卑。雄踞北境,猶不滿足。今竟膽敢擅起兵器,圍困大漢封國。不臣之心,何必多言!”亦有報酬楊賜助拳。
曹節心領神會:“老奴,服從。”
陛下環顧眾臣,這便將目光投向方纔升任太尉的老臣楊賜。
曹節奉承一笑:“薊王宮中,胡女確是很多。九位如夫人,亦有其八。”
“大將軍覺得如何?”陛下轉向何進。
“服從。”曹操再拜:“臣覺得,薊王之以是孔殷上表,分封諸子。乃心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耳。正如,此時這般。故不吝將六縣早早豆割,以證明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