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不如撞日。”長社縣主恐夜長夢多,如何能放他拜彆。這便命人升起垂簾,與之相見。

“潁川與汝南,尚夾有陳國。陳王(劉)寵有勇,善弩射。黃巾亂時,郡縣皆棄城走,寵有強弩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素聞王善射,不敢背叛,陳(國)獨得完。國相會稽駱俊,素有恩德,時天下饑荒,鄰郡人多歸就之,俊傾賑贍,並得全活。百姓歸之者,眾十餘萬人。”長社縣主言道:“長社百姓,亦多投奔。隻需遣一人往陳國說之。長社百姓,陳王必定放歸。”長社縣主再抬價。

“然也。”左行孫急於脫身。

益陽縣主笑道:“子錢家既不嫌長社一片焦土,益陽可否同價?”

“拜見長公主。”左行孫肅容下拜:“不知長公主駕到,百姓失禮。”

“君無戲言。”太皇竇太後諄諄善誘:“陛下既已許,便臨時一試。穩妥起見,勞煩宗正與尚書令,製定詳細之法。不成有違漢律禮法,折損天家顏麵。”

見他中氣實足,老而彌堅,何太後暗自感喟:“但說無妨。”

“換言之,由子錢家代為打理湯邑,十年後償還。舉債一筆取消,年年食俸不減。”少帝問道:“當真如此乎?”

“如尚書令所言,州郡尚力有不逮,子錢家,如何討賊安民?”宗正劉虞問道。

試想,長沙郡內益陽縣,便是荊州牧亦無權插手,如同一片獨立王國。若近似封國遍及天下,對薊王而言,是多麼之利好!

二位縣主相視而笑,眼中皆透著絲輕鬆。洛陽貴胄,多如過江之鯽。禁中顧此失彼,難全其美。更加先帝崩天,新帝被廢。少帝繼位,終歸年幼無知。情麵油滑,如何能體恤。

曹節又等二位太皇太後出聲,這才考慮言道:“黃巾亂後,群盜蜂起。門路斷絕,州郡自顧不暇。我朝郡國並行,廢史立牧後,州牧大權獨攬。然對境內封國,卻故意有力。老奴竊覺得,事急從權,或可一試。”

抬目睹簾後三婦皆披王服,左行孫肅容施禮:“拜見諸長公主。”

“券書在此。”長社縣主遂將券書奉上。

“此便是非同平常之處。”曹節言道:“老奴實不知,荒縣如何生錢。”

或有人問:此事對縣主而言,自是天大利好。然對薊國而言,又幸虧那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