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乃極大利好。大震關、大散關,專為商用。特彆薊王和親十夷王女,打通蜀身毒道。西南絲路天然延長,經過大散關,連通關中。西北絲路則經大震關,或走河西道,或入羌中道,來往西域,翻蔥嶺,遠赴大秦。

此時現在,千裡以外,京師洛陽。

武帝時,“七月初七,王母降”。

為護兩條絲路全麵。薊王命鐘羌慧妃,坐鎮大震關。又命麾下彆部假司馬高順、軍曲候韓浩率列城陷陣,並於夫羅、呼廚泉所部,駐守大散關。再遷騎都尉安玄,領“常山之蛇”,楊秋、梁興、張橫、成宜、田樂、伍習、陽逵、成公英,等人馬,守燔史關。

麥積乃獂王陵山。鑿成佛窟,何其大不敬也!

此去洛陽,乃為插手天降麟子,彌月之喜。彌月禮,便是後代滿月禮。時人堅信,天人感到。災異乃上帝示警。黃巾亂後,四海昇平。天降麟子,再續漢祚。幾成海內共鳴。如此嘉會。怎能無“凡得道授書”,皆朝於崑崙闕之西王母駕臨。

隊中匠人,興高采烈。海闊天空,談興正濃。西王母駐車聆聽,此去竟要將麥積山,鑿成佛窟。

“喏。”眾瑤姬,欣然領命。

西王母何其高貴。武帝尚且伏地叩首,“下席跪諾”。三百年神龍見首不見尾。豈料竟要為“麟子彌月”再次來臨。

這還了得。

話說。此事,解步亦非初見(注①)。稍得倖免。倉猝奔突入玉堂殿。將前後諸情,娓娓道來。

陳倉狹道,夾於大震關、大散關之間。山穀崎嶇,本不通車馬。後薊王命人逢山開道,遇水搭橋。鑿棧道,架懸樓,通途遂變通途。起初隻為軍用。後改民用。來往旅人,可無需與絲路販子爭道,抄此近路入關。換言之,陳倉狹道乃是旅途,非商道。

古棺前,正有一人焚香祭拜。隻見此人,後綴豹尾,前配虎齒,蓬葆戴(華)勝,長髮遮麵,不見麵貌。自跪棺前,持重非常。

解步正欲詰問,女子竟化為一縷青煙,因忽不見。

女子對曰:“妾乃墉宮玉女王子登。王母遣我為使,七月初七,(王母)降為麟子彌月之喜。”

“王母,時候不早,當出發了。”少頃,便有一樣身披蠻荒裝束的女子,入室通稟。

都尉玄,乃安眠國人。信奉佛教。故燔史關中頗多僧侶。西王母一行入燔史關時,正遇大隊人馬出關。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