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即位,何進陣容複起。
一人掩麵而入。恰是曾位列十常侍,卻幸運逃得性命的永樂太仆,封諝。
封諝豎起三根手指:“有三事若能如願,太皇便可網開一麵。”
隨分戶不析產,薊國戶數,持續降落。戶均隻剩八口。來年,或多為七口之家。掐指一算,薊王已種田二十載。編戶家中子嗣長成,漸興分戶。薊國東西千裡,南北六百裡,境內陂澤豐沛,皆可辟為良田。先前荒無火食,今足有九百萬民,百二十萬戶。加上週遭胡夷,不竭遷入。來年本日,當破千萬口。一國之力,可敵半幅天下。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孔賢人皆如此,何況平常百姓。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我等。”趙忠伏地答曰。
黃承彥乃沔南名流,高爽開列。精墨門諸技,可貴亦通儒學。正值丁壯,當可為主公一用。
“拜見大將軍。”見何進親身出迎,袁紹跪地行大禮。
這可如何是好。
“一言難儘。”袁紹再拜。
撤除薊糧,另有薊鹽、薊錦、薊書等,乃薊國名列前茅之大宗貿易。南北客商,絲路遊商,另有外洋藩商,慕名而來。
鄙諺曰“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劉備頗多瞻前顧後。便在遲疑不定,躊躇不決間。忽靈光一現。想到了甘寧百騎踏營。
“你如何得知!”趙忠大驚。
“其一,先帝曾密令爾等,將賣官所得億萬銅錢,暗中輸於城中‘子錢家’,今《集簿》安在?”封諝言道。
黃門北寺獄。
見牢中張讓、趙忠等人,披頭披髮,如同厲鬼。封諝對勁洋洋,倨傲施禮:“諸位大人,何至於此乎。”
天下饑民如何擇選。又何必多言。若非群盜蜂起,門路斷絕。外加本地豪強禁止。天下百姓,皆奔薊王而來。
封諝掩鼻斥道:“好一個先帝阿父。死光臨頭,猶不悔過。”
“多謝大將軍,不計前嫌。”袁紹感激不儘。
收成季候,天然欣喜。豐年豐年關身飽,千家萬戶俱歡顏。右國令之事,漸被國人放心。薊國工匠,亦各自心安。然右國令畢竟是墨門钜子。眼看光陰無多,遂上表,請立墨門新主。薊王本成心將作令蘇伯,繼任墨門钜子之位。何如蘇伯固辭不就。言,老邁昏聵,故意有力。打理將作館,亦漸力有不逮。如何另有精力,統禦墨門千萬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