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琉璃寶鈔,可購九阪懸樓一棟。懸樓今已作價一億大錢。且日漸希少,有價無市。二宮太皇並少帝,皆辟禍園中,可想而知。洛陽八關,雖固若金湯,卻唯恐禍起蕭牆。能入函園居住,既坐享帝都繁華,又後顧無憂。二全齊美。何樂而不為。
許有人問,四出文錢還鑄否?
少帝百官,皆大歡樂。商賈百姓,喜聞樂見。赴京使節,無銅身輕。天下俱歡顏。
手持薊王禮單,中黃門大聲唱報。引宮中高低,無不嗟歎。薊王有禮有節,果不其然。單“琉璃寶鈔千萬”,便聽得長信太仆程璜紅光滿麵。須知,正如薊王年方廿五,已是三朝元老。竇妙為太皇,亦不過而立當中,尚不及不惑之年。若能再活十載,薊王年年上壽,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得琉璃寶鈔一億,亦駁詰事。
八鈔配八景,皆有寄意。穀鈔兆豐年,家畜盈市中,器鈔應高升,樓鈔象水榭;堆鹽如山,好似三壇朧月;薊錦印染,仿如青池漾月;通鈔聚財,比如三足擎波;寶鈔重器,猶比西林烽鼓。
十月月朔,上壽禮準期而至。
薊王新婚纏綿,馬氏等蜜月中鼇頭獨占。得薊王寵溺,瀲灩綽約。與薊王相伴成眷侶。舉案齊眉,當真羨煞旁人。
竇太皇已提早一日入宮。待上壽禮畢,便會遷回瑤光殿。連頭帶尾,前後不過三日。足見城中“煞氣之重”。羽林衛、虎賁郎,已補錄畢。正由二位中郎將,嚴加練習。北軍五校亦各就各位。再加城門校尉趙延等,洛陽城內,兵卒愈發劃一,收支日漸有度。被黃門死士趁夜搬空的武庫,少帝亦命人采買充足樓桑兵甲充填。
劉備攜偏妃竇氏,朱紫馬氏,美人鄒氏、杜氏,入殿。
“何故致叩叩?香囊係肘後。”時人將香囊係在肘臂之下,藏於長袖當中。微微香氣從翩翩衣袖中,散溢而出。
太皇寡言,陪坐簾後,亦心神馳之。
劉備答曰:待少帝元服,統統當如諸母所願。
簾內竇太皇,聞聲目視劉備,且看如何作答。
通鈔印三足擎波、穀鈔印霜晚稻浪、畜鈔印橋樓歸市、鹽鈔印三壇朧月、樓鈔印白湖水榭、布鈔印青池漾月、器鈔印雲霄天梯、寶鈔印西林烽鼓。
與何太後並董太皇,醉心權力,迥然分歧。竇氏一門凋敝,後繼無人。除冇鹿回部大人竇統娶胡女生子,唯薊王與竇瓊英誕下竇氏骨肉。諸母與竇太皇,欲闊彆洛陽是非之地,避走薊國,也算是有所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