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鬼主,五鬥米師張魯,並鬼道聖女張玉蘭,與隴右信使,堂內相見。
“隻為抵抗西佛。”張玉蘭喃喃自語。
“莫非,張修亦投西王母,為其虎倀。”張玉蘭忽問。
“此事易耳。”張魯悄悄點頭:“且回稟烏角先生,(張)魯定當受命行事。”
張魯言道:“我亦是翻看張修手劄,方知前後諸情。數十年前,王母已與天師道,暗中來往。共禦西佛。”
薊王新婚燕爾,琴瑟和鳴。馬氏、杜氏、鄒氏,初為人婦,破觚為圜。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劉備庇護有加,雨露均沾,寵溺有度。所謂蜜月,不過如此。
盧暒、駱晹,四目相對,皆露駭然之色。盧暒言道:“妾久伴天師身側,竟毫不知情。”
張玉蘭遂覺悟:“靈帝崩於困龍台,早已入土。左神仙所慮,乃是……薊王!”
這日淩晨,忽得慧妃六百裡傳書。
含苞日久,一夜怒放。華室生輝,溢彩流光。美豔不成方物。
隴右一片向好。百業昌隆,民氣安寧。慧妃功不成冇。再加為薊王哺養麟兒,隴右大震關高低,又為薊王親部。自穩如泰山。更有百萬鐘存出山,漫衍擺佈,拱衛雄關賢妃,薊王血脈。
“拜見鬼主,拜見聖女。”來使出身四海館,乃左慈門下高徒:“手劄再此,煩請一觀。”
與夫君,食則同器,寢則共榻。紅袖添香,素手調琴。夫唱婦隨,何其快哉。
張魯麵色凝重:“西王母降為彌月之喜。又使上元夫人,入千秋觀,統領仙門。以禦西佛。恰逢薊王上洛,總領朝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薊王權傾朝野,上元夫人必有所動。若能‘說’薊王滅佛,正如先前屠滅黃巾。則大事成矣。”
“許,或是如此。”張魯逐字逐句,振聾發聵:“張角欲立‘承平聖朝’。令世人皆信承平,不信西佛。”
鐘存慧妃,位列偏妃,同朱紫。金章紫綬,食三百戶。
“西王母與天師道暗中締盟,不吝效王莽篡漢,立承平聖朝。隻為高低一心,同仇敵愾,共禦西佛。”慧妃一聲感喟:“天師道一分紅三,逆亂天下。更不吝置萬民於水火。其心當誅也。”
“喏。”盧暒起家領命。
驗過封泥,確認無誤。張魯屏氣凝神,旋開竹管。取手劄細觀,又轉遞張玉蘭。這便吐氣開聲:“烏角先生何意。”
莫非天下板蕩,鼎祚難繼。煌煌四百年炎漢,社稷無存。啟事,便是西王母與天師道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