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確也如此。若被二袁得逞,合肥侯跨蹈江淮,兼併四州。甄都危矣。關東群雄無還手之力。漢室顛覆期近。

“陛下聖明。”董重話鋒一轉:“然卻有一事,令太保日夜不安。”

“坐。”伏完、桓典,乃“王黨”之首。王允視為左膀右臂,天然靠近。

事不宜遲。便由董侯親筆所書,董重代天子用璽。

“太師何意?”伏完驚問。

“王太師,總朝政,朕……”董侯仍有顧慮。

“太保不安何事?”董侯彆偶然機。

“如此。朕,當助太保,如願。”董侯定計。

心照不宣,董重攜詔出宮。徑直打道回府,而後閉門謝客,稱疾不出。

董侯不疑有他:“太保,亦是純臣。”

“荀文若,漢臣也。”王允遂以親信之言相告:“便為衛將軍所用,然策畫之所出,亦為興漢室也。今,疏求‘策封食母呂貴為君,以全天子孝行’。雖為其主(設)謀,然必利漢室也。”言下之意,荀彧雖是為曹氏設謀,終歸於漢室無益。

董侯聽罷,亦覺不當:“‘並督交、揚、益三州,委以東南,唯其所裁’,若如此,劉荊州並督四州,難道與薊王比肩。”

“拜見太師。”二人入堂施禮。

王允悄悄點頭:“荀文若,既為全天子孝行。老夫豈能不,成人之美。”

荀彧上疏,兩黨默契。因而,天子下詔,策封食母呂貴為“平氏君”。話說,食母封君,雖是今漢舊例。然畢竟“非功不侯”。時蔡邕,便密奏靈帝,言乳母趙嬈,貴重天下,丘墓踰(逾)於園陵,兩子受封,兄弟典郡之不當。何如時過境遷。

如前所說。兩漢以來,除傳國玉璽外,另有六璽,皆白玉製,螭虎紐,用武都紫泥封(注①)。

若換作旁人。言“策封食母呂貴為君,以全天子孝行”。王允必嗤之以鼻。然疏出荀文若。王允當信之。

“謝陛下,成人之美。曹太保,縱肝腦塗地,無覺得報也。”董嚴峻喜。

程昱笑答:“奇貨可居,待價而沽也。”

“禦史中丞荀彧上疏,求策封食母呂貴為君,以全天子孝行。”尚書令桓典呈報。

“然也。”程昱言道:“天子詔命,必入董重之手。”

伏完言下之意。同為“王佐才器”,荀彧才乾,當不在王允之下。

傳國玉璽,雖為袁術私授陳王寵。天子六璽皆在。詔命既出,董重如釋重負。

據此可知,董侯心中,對曹氏父子,並無惡念。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